1895年12月4日(清光緒二十一年十月十六日)馮友蘭生于河南省唐河縣祁儀鎮。馮氏是當地的望族,合族而居,有地千余畝。父親馮臺異,字樹候,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進士,曾任唐河崇實書院山長。母親吳氏,名清芝,曾任唐河端本女學學監。馮友蘭6歲入家塾發蒙。1910年入唐河縣立高等小學預科。1911年入開封中州公學中學班。1912年轉入武昌中華學校,同年冬入上海中國公學大學預科。1915年考入北京大學法科,入校后即改入文科中國哲學門,1918年畢業,任教于開封中等技術學院。1919年與友人創辦《心聲》月刊,同年考取公費留學資格,冬赴美國留學。1920年1月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系,師從杜威。1923年夏論文答辯通過。次年博士論文出版后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23年馮友蘭論文答辯后即取道加拿大歸國,初任中州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科主任、哲學系主任。1925年秋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兼哲學系主任,年底北上。1926年任燕京大學教授。1928年秋轉任清華大學教授兼哲學系主任,翌年再兼任文學院院長。
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馮遂隨清華大學遷往長沙,又旋即再遷昆明,任職于西南聯大,仍為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46年抗戰勝利,西南聯大解散,清華大學返回北平,馮應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邀請,任客座教授一年,集結其間講稿出版《中國哲學簡史》。1948年回國后仍擔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和文學院院長,后又當選中央研究院首任院士(人文及社會科學組)及中央研究院評議會第三屆評議員。1990年11月26日,馮友蘭病逝于北京友誼醫院,享年95歲。
點擊數:次 總張數:10張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C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