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地名的由來
2013/3/1 17:35:03 點(diǎn)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安陽之名,始于戰(zhàn)國末期。公元前257年,秦將王龁攻克魏“寧新中”邑,更名為“安陽”。公元401年,北魏在鄴城設(shè)相州,取河亶甲居相之義為名,是為相州名稱之始。公元580年,北周滅北齊,鄴城被焚,鄴民全遷安陽,安陽遂稱相州。隋、唐、宋沿用相州一名。公元1192年(金代),升相州為彰德府,此為彰德府名稱之始,明、清一直沿用,直到民國初年。1932年10月,國民政府在省下設(shè)區(qū),安陽為河南省第三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所,領(lǐng)11縣,直到1949年5月6日安陽解放。1949年8月1日,成立平原省,安陽為省轄市。1952年11月30日,平原省撤銷建制,安陽市劃歸河南省,現(xiàn)為省轄市。
責(zé)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