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調、落腔入選國家級第三批非遺名錄
2013/10/25 15:06:3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6月11日,國務院批準公布文化部確定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191項)。我市傳統戲劇類項目安陽縣淮調和內黃縣落腔名列其中。至此,我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更新為7項,分別是大平調、大弦戲、二夾弦、木版年畫、跑帷子、淮調和落腔。
淮調是一個古老、稀有、獨具鄉土特色的民間地方劇種,距今已有280年的歷史。該劇表演動作粗獷豪放,唱腔獨具特色,音調挺拔高昂,樸實粗獷,節奏明快,舒展奔放,渾厚有力,顯示了很強的地域特色;凑{以其強烈的故事性、豐富的語言性和優美的音樂性顯示了重要的文化價值,同時也為研究安陽縣的歷史、文化、民風、民俗提供了有價值的素材。該劇種于2007年3月入選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落腔是在民間曲藝“蓮花落”的基礎上形成的,流行于豫北、冀南、晉西、魯東的曲牌板腔綜合體劇種,產生于清朝嘉慶年間,內黃是落腔源生地之一。現存獨有唱腔音樂6類23種,曲牌和打擊樂類58種,特殊身段特技12種,特色樂器3種,口述傳承劇目210本。落腔對于研究中原地區乃至我國戲劇劇種生成、發展規律及當地風俗民情都具有較大價值。2007年3月被錄入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安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201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