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縣善堂老秧歌獨居一品,傳承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善堂老秧歌的表演藝術純真質樸,鄉土氣息酣暢濃郁。由于其所演節目多為表現戲謔嬉鬧、打情罵俏等生活內容,所以非常貼近生活。演出時打岔人數板說詞,扯天道地,南轅北轍,驢唇不照馬嘴;傻小子插科打諢,滑稽詼諧,妙趣橫生;姜太公背妻真假人渾然一體,二鬼扳扭打撕扯、險象環生。老秧歌的音樂旋律簡潔明快,易學易唱。其中既有領唱、合唱,一呼百應;又有二人對唱,悠揚抒情。老秧歌的二十多種曲調《落窩腔》、《花鼓調》、《鳳凰曲》、《哈哈腔》、《秧稻歌》、《傘帽兒》等活潑清新,清脆甘甜;老秧歌的一百多個節目《楊八姐鬧酒店》、《祭塔》、《戒酗酒歌》、《全家福》、《頂燈》、《對花》、《十二月》等揚善懲惡,寄托著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望。尤其是《天上星星》等長曲,竟有百句之多,儼然一部民俗生活長卷,滿紙琳瑯,光輝奪目,充分展示了老秧歌的藝術魅力和迷人風采。
2015年,入選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