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市20余名專家正在對2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項目進行評審,并將于近日確定和公布市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包括口頭傳說和表述、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及實踐、傳統的手工技能等眾多形式。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人類以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是民族歷史積淀和具有代表性的民間文化遺產,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記憶的背影”。
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兩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續批次均在籌建中。
為了做好鶴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市文化局于2008年在全市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并爭取盡快建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經過努力,目前已獲得申報項目22項,其中包含已經錄入國家級名錄和省級名錄的5項。今年年底將把入選的“鶴壁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申報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