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鶴壁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鶴壁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浚縣姓氏文化系列之三:四姓源自端木氏(2)

2013/5/18 8:59:04 點擊數(shù): 【字體:

 

  ■木姓本源在浚縣  

  木姓也源自河南浚縣端木家族。據(jù)家譜《東魯端木氏宗子世表》記載:九世祖肇,避秦皇焚坑之禍,去端字而姓木,離祖地黎陽(今浚縣)隱于魯。

  公元前207年,秦王朝土崩瓦解,端木肇之子又復姓端木,并遷回原籍。一些依舊以木為姓的子孫有的遷回原籍,有的仍留居山東。到了三國時期,部分木姓族人開始遷移至河北省境內。南北朝時期,有少量木姓遷至江南,來到今天的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但木姓人口的主要繁衍地依舊在中原。直到隋唐時,南方的木姓人口才逐漸增多,尤其以兩晉南北朝時遷移至湖州的木姓人丁最為興旺。因浙江湖州古時屬吳興郡,故后世木姓有以吳興為郡望、堂號的。

  北宋末年,金兵壓境,宋廷南渡,子貢第五十代孫端木高攜次子端木曾遷居江南太平府當涂縣(今屬安徽省)。此支和吳興木姓后來又多次遷移,逐漸散居在今江蘇、安徽、浙江等地,有的省“端”姓“木”,有的省“木”姓“端”,也有仍姓“端木”者。

  宋末元初,江南的木姓家族又面臨著蒙古鐵騎蹂躪的威脅。當時木姓的集聚地之一吳興郡毗鄰國都杭州,木姓族人再次奔波他鄉(xiāng),遷至福建、廣東等地。

  明清兩代,朝廷對子貢進行追封,木姓后裔有回歸祖居地河南的,此時的木姓繁衍中心已移至今天的山東省境內。清朝前期,山東等地的木姓后裔伴隨著闖關東的風潮遷入東北三省。后歷經(jīng)動亂與各種移民活動,木姓后裔如今已遍布西北、西南、華東的大部分省份,并有移居臺灣及其他國家的,但依舊以山東省木姓為最多。

  木姓的郡望主要是吳興郡,堂號有“黎陽”、“瑚璉”、“先賢”等。  

  ■沐氏亦是端木后裔  

  沐氏為端木氏又一支裔。端木古又稱“端沐”。明開國功臣、云南王沐英就是端木后裔。

  2005年6月,安徽定遠發(fā)現(xiàn)了沐英墓,明朝開國功臣、云南王沐英及沐氏家族再次成為考古界、文化界關注的一大熱點。據(jù)沐英的出生地——安徽省定遠縣嚴橋鄉(xiāng)沐家村的一沐姓老人介紹:沐氏系孔子弟子子貢之后,原復姓端木,后因躲避仇家,改姓木,后又在木旁加“水”為沐,沐英為沐氏家族的第十世祖,定遠縣沐家村沐姓人家已是第二十一世了。

  據(jù)他介紹,沐英一開始并非姓沐,而是姓木。關于沐姓的得來,還有段傳奇故事呢。

  沐英幼年時,父親早死,隨母避兵亂。避亂途中,母親又不幸亡故,他討飯流落至濠州,被朱元璋發(fā)現(xiàn)并收養(yǎng),遂從朱姓。戰(zhàn)亂與軍營生活造就了沐英卓越的軍事才能。18歲時他因功授帳前都尉、親軍指揮使等職,以后東征西討,官至征西將軍、西平侯。

  常言道“兔死狗烹”,據(jù)說,劉伯溫當年曾對朱元璋說,沐英能“長槍刺月”,將來對大明江山不利。朱元璋聽信劉伯溫之言,就想讓沐英鎮(zhèn)守云南。

  古人認為,云南為“火”地。劉伯溫認為,沐英姓木,將他送到云南就是將其“燒死”。沐英臨去云南前,深感大禍臨頭,便去求見義母馬皇后。馬皇后考慮,不去云南屬于抗旨,肯定要殺頭,還不如趕赴云南就任。她點撥沐英去云南前可將木姓改為“沐”,這樣有了“水”,“木”就不會“著火”,沐英的命也就保住了。

  此后,沐英鎮(zhèn)守云南,屢建奇功,使明朝一直“無西南之憂”,對邊疆的穩(wěn)定做出了杰出貢獻。

  “明亡后,沐氏后裔大部遷回安徽定遠沐家村,從此一直生活在這里。”安徽定遠縣一沐氏后裔說。  

  ■林姓一支源于端木  

  林姓亦與子貢有著深厚淵源。其得姓緣由,一是源自名臣比干。比干被殷紂王剖心致死后,夫人陳氏為躲避官兵追殺,逃難至長林石室,生子名堅,因生于林被周武王賜以林為姓;二是源自端木氏。明初,子貢第59代孫端木歆之次子端木堦遷居山東鄆城。明成祖時,該支得罪了當朝權貴,為避難,曾改姓“林”達 200多年,播遷今山東聊城、鄄城、河南南樂等地。

浚縣姓氏文化系列之三:四姓源自端木氏

浚縣子貢墓。2009年3月23日,在端木子貢的誕辰祭奠儀式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子貢后裔在浚縣子貢墓前祭拜。

  ■尋根祭祖拜先賢  

  無論是端木氏還是由端木姓氏衍生出來的贛氏、貢氏、端氏、木氏等其他姓氏,都是子貢的后裔。農歷二月二十七是子貢誕辰,分布于全國各地的部分端木后裔,會在這一天不遠萬里來到浚縣尋根問祖、祭拜子貢。

  2006年4月,子貢后裔組建了“宗親聯(lián)誼總會籌委會”。在籌委會的倡導下,世界端木子貢后裔協(xié)會、世界儒商文化促進中心在香港注冊。2006 年9月,子貢后裔在山東濟寧成功舉辦了第三屆中華儒商國際論壇儒商始祖子貢峰會,并組團參加了山東曲阜第23屆國際孔子文化節(jié)祭孔大典,得到社會各界高度評價。

  子貢祭祖大典如今已舉辦了4屆。今年3月23日(農歷二月二十七)這天,記者有幸參加了端木家族“紀念先賢端木子貢誕辰2529周年”祭祖儀式。來自廣東、江蘇、上海、香港等地的子貢后裔,來到子貢墓前,共同祭拜祖先。

  子貢后裔端木建偉莊嚴宣讀祭文的聲音猶在耳旁:“樹根深者葉茂,水源遠者流長,吾端木家族,脈系黃帝,薪火相傳,世世代代,續(xù)寫文明,治家家旺,治政政興。黎陽圣祖,端木子貢,尊師重教,史記有評,曲阜孔廟,手植楷樹,千秋揚名,創(chuàng)立儒商,貿易信誠,游說諸國,外交縱橫……”隨后,來自全國各地的子貢后裔依次在子貢墓前行祭拜大禮。

  “中國姓氏文化,如今已很少有人去關注,這是很可悲的。中國的端午節(jié)已被韓國人注冊了,他們還想把中國其他的優(yōu)秀文化弄走。雖說很多家譜大多已被毀壞,家族史大多也已模糊不清,但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家族情結以及尋根問祖的情懷卻是無法泯滅的。”子貢祭祖儀式的組織者之一端木繁君說。

  據(jù)他介紹,很多端木后裔,通過網(wǎng)絡聯(lián)系起來,這幾年里,不斷有端木后裔打電話過來,要求到子貢故里浚縣尋根問祖。參加祭祖的人數(shù),也一年比一年多,范圍也越來越廣,目前,最遠的有來自香港的子貢后裔來浚縣尋根。

  “為傳承儒商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打造文化平臺,造福子貢故里,2010年我們將在浚縣正月古廟會期間,在鶴壁市區(qū)及浚縣開展首屆中國儒商文化研討會,屆時將舉辦隆重的祭祖大典。”端木繁君向記者透露。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淇河晨報 2009-12-23 作者:馬珂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