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氏源自端木氏
端姓來源有二:一是源自國名;一是源自端木氏。據《路史》載,韓、趙、魏三家分晉,原晉國遷居于端邑,其后代遂以封邑名為姓,稱端氏。《端氏家譜》中又載,端氏出自孔子弟子子貢,本姓端木氏,后省“木”稱“端氏”。
端姓歷史名人以清正廉潔的端孝文和端宏最有影響。據端木繁君介紹,端姓如今遍布全國各地,甚至海外。
長江以北的端氏主要集中在山東地區,因鄰近孔子、子貢故里,族人宗族觀念較強,祭祖活動、續家譜都比較頻繁,因而長江以北的端氏后裔起名字時依舊嚴格遵循孔家的輩分。和長江以北的端氏后裔相比,由于曾經交通的不便、信息不通,長江以南的端氏就在原有輩分的基礎上,自己定幾個字,延續使用。
“端”姓到底是因為端木后裔為避禍改的姓,還是端木后裔認為“端木”這個復姓太過繁雜而改?關于這點,正史上并無明確記載。長期研究端木家族姓氏文化的端木繁君認為:“中國人從古至今對自己的姓氏都比較看重,不會因嫌老祖宗的姓氏繁雜而隨意更改的,更何況是在宗族觀念極其濃厚的古代社會。除非是迫不得已,為避災禍,很少有人會隨便改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