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解靜怡
“哇,獅子走鋼絲了!”2月8日上午,?h大伾山呂祖祠門前人山人海,不時傳出觀眾的叫好聲。“歡樂情·中國夢”第二屆中國(鶴壁)社火大賽暨大型民間社火巡游表演在這里進行了初賽展演。由浚縣伾山街道辦事處東關村新東興舞獅團帶來的舞獅表演最讓全場觀眾為之震撼。
演出現場,由獅頭、獅尾組成的單獅,在長30米、最高3米的樁陣上,騰、挪、閃、撲,時而回旋,時而飛躍,一連串高難度的動作演繹出了獅子喜、怒、驚、懼、疑等種種神態,觀眾們隨著獅子的動作忽而膽戰心驚,忽而又歡呼雀躍。
如此精彩的舞獅表演,觀眾應該怎么欣賞才能看出門道、品出精華來呢?新東興舞獅團團長孫軍亮告訴記者,他們表演的舞獅派別是南獅,主要演繹了獅子從出洞、玩耍、饑餓、看到靈芝、面對河水疑惑懼怕、小心過橋,最終采到靈芝飽餐一頓的過程。與中原地區傳統的北獅表演相比,南獅表演更加細膩,重于表情和局部動作,難度也更大。
“最抓人眼球的就是獅子上樁和在樁上回旋跳躍、抬頭吐翠了,看的時候都為獅子捏把汗!”游客李冰說。對于表演中最驚險的回旋跳躍和抬頭吐翠,團長孫軍亮告訴記者,這不但需要兩名表演者身體素質好、膽子大,還要有很強的樂感和節奏感,最重要的是兩名表演者默契地配合。“這是對膽量的考驗,1.8米高的樁子,我們倆要配合著直接上。剛開始訓練梅花樁時,我們不敢上、怕摔,經過了一定的訓練才突破了心理障礙。在樁上回旋跳躍時,最長要飛躍3.35米,這就要求我們兩人接力、用力都配合默契,用臂力的吸力和身體的彈跳力完成獅頭的彈跳和獅尾的推送,這也是動作最難、最危險的地方,訓練時我們身上都摔出了不少瘀青。”表演者陳冬雪說。
“大家在觀看時也可以留意獅子眨眼、撓癢、過鋼絲時害怕等細節,這些都是容易表達、看著簡單但表演起來難度大的動作。”另一名表演者鄧海龍告訴記者,獅子頑皮眨眼時,他們要邊做動作邊從里邊拉線,撓癢時動作幅度要大且精準,才能表現出獅子憨態可掬的模樣。在獅子過鋼絲看到水時,要獅頭獅尾兩人配合掌握平衡,并在鋼絲上一同全身快速抖動,表現出獅子害怕的神情。(原標題:鶴壁?h舞獅表演———獅頭彈跳和獅尾推送最驚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