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一定要有丑!金不換的藝術丑而美、丑而正、丑而大,展現了戲曲為人民的一面。期待金不換以新形式打造‘丑生戲’成為中國第一流派。”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王馗在金不換專題研討會上說。
9月9日,由河南省文化廳、鶴壁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金不換專題研討會在鶴壁市舉行。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李霞、鶴壁市副市長朱言志與會。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王馗,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京昆表演藝術家裴艷玲,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主任謝柏梁,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員李小菊,原中國戲劇學院副院長貫涌,中國京劇院京胡演奏家李祖銘等與省內著名戲曲評論家劉景亮、譚靜波、程林遠,著名劇作家齊飛、姚金成,著名導演羅云、張懷堂,著名作曲家范立方,著名戲曲教育家陳安福等參加研討會。
專家們在研討會上表示對9月8日晚金不換表演的折子戲專場演出記憶深刻,他們不吝溢美之詞,高度評價了金不換的戲曲藝術。
“在戲曲傳承上做得非常好,金不換的藝術丑而美、丑而正、丑而大,展現了戲曲為人民的一面。”
“金不換重視主創團隊的穩定性的特點,這也為他形成穩定的藝術風格奠定基礎。”
“青出于藍勝于藍”“中州一名丑,千金金不換”。
“牛派真傳金不換,此丑不丑響中原。”“喜劇是笑的藝術,難度比較大,金不換為豫劇百花園增添了靚麗的色彩。”
“丑角王國任縱橫,藝高人膽大,丑行競風流。”
面對贊譽,金不換表示今后將繼續追求精益求精的丑角藝術,創作出更多、更好的藝術精品奉獻給廣大觀眾。
李霞表示,豫劇牛派傳承人金不換是河南省藝術名家推介工程開展以來推出的首位地市級藝術家,這既是對金不換藝術成就的肯定,也是河南省藝術名家推介工程拓寬領域,放眼全省的一個新的探索。
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著名京昆表演藝術家裴艷玲等省內外戲曲名家為金不換豫劇折子戲專場助演,粉墨登場,演繹經典。
在兩個小時的演出中,豫劇牛派重要傳承人金不換為大家帶來了豫劇《七品芝麻官》《斬誥命》《徐九經還鄉記》等精彩選段,歌劇 《白毛女》、河北梆子《洪湖赤衛隊》、京劇《二進宮》、黃梅戲《女駙馬》、評劇《戲劇春秋 黛諾》等也給現場觀眾帶來了別樣的藝術體驗,現場掌聲叫好聲不斷。
河南省藝術名家推介工程自2011年開始,每年推出3—5名在各個門類的藝術名家,至今已經推出20位,該工程一方面擴大了這些藝術名家的影響力、感召力,另一方面也對繁榮河南的文藝事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河南省藝術名家推介工程自一開始就堅持“四個一工程”,即每個藝術家出一本傳記,推出一次藝術展演,開一個研討會,拍一部專題片,旨在通過這四個一工程把河南省藝術名家推介工程的影響力做的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