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不久,齊襄公因失信被國人殺死,齊國大亂,姜小白在鮑叔牙等人的擁護下接替君位,史稱齊桓公。齊桓公忙于治理國家,很快成為諸侯霸主,周王把妹妹許配桓公,此后齊桓公先后娶了三妻六妾,漸漸地淡忘了許穆夫人。公元前669年衛惠公死,衛懿公繼位。
衛懿公是個玩物喪志的主,平時淫樂無度愛好養鶴不體恤下屬和百姓,他養的鶴都有品級和爵祿,而老百姓和軍隊將士則吃不飽穿不暖。公元前660年,北狄攻打衛國,衛懿公下令軍隊抵抗,將士們說沒有軍餉沒有糧食讓我們怎么打仗,既然國君愛鶴勝過子民,就讓鶴去打仗吧。北狄因此攻陷了朝歌,殺了懿公,偌大一個衛國竟然被打的只剩下七百多人。懿公無后,衛人就擁立宣姜的兒子許穆夫人的哥哥為君,稱衛戴公。
許穆夫人看到自己的國家慘遭涂炭憂心如焚,她徹夜難眠無時無刻不為衛國的命運擔憂,多次向許穆公提出救援的要求,遭到許穆公的拒絕后她毅然駕車絕塵而去,流傳萬世的詩篇《載馳》就是在這種悲傷、擔憂、心情郁結的復雜情況下出爐了:
馬車載著我奔馳,歸去吊唁衛侯。趕著馬車踏上遙遠的路程,我要回到漕邑。
衛國大夫跋涉千里告知衛國的不幸,我的心情擔憂至極。許穆不許,使我不能返回故鄉。
看你們這樣對我藏奸,我對祖國更加難忘。你們阻撓,又怎能阻礙我回國的愿望?
看你們對我總是不好,又怎能阻隔我對故國的思念。登上高山,我故意說采摘其蝱。
女人懷戀家鄉,也是情理之中。許國的人將我責難,眾人為什么如此幼稚輕狂。
我行走在衛國郊野,看見麥苗郁郁蔥蔥。向大國控訴,可誰聽我訴說誰又可以依靠?
許國的大夫君子們,無不對我橫加指責。你們費盡心思,也不會懂得我歸心似箭的心情。
詩中“控于大邦”實際上是許穆夫人向齊桓公發出的救援信號,同時也給衛國指明了只有依靠齊國才能挽救衛國的道路,夫人的舉動終于喚醒了齊桓公的舊情,派出軍隊打垮了狄人,把衛國安置在漕邑,將其它地方的五千衛人遷徙過來,衛國才得以保留了社稷,衛戴公在漕邑與百姓一樣住茅草屋吃野菜湯,不久病逝,齊桓公又扶持衛文公(許穆夫人的另一哥哥)繼位。《左傳·閔公二年》記載說: 許穆夫人賦《載馳》。齊侯使公子無虧帥車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歸公乘馬,祭服五稱,牛羊豕雞狗皆三百,與門材。歸夫人魚軒,重錦三十兩。最后一句說,齊桓公贈送夫人魚皮做成的車子和上等的綢緞三十匹,另外,齊桓公把衛國遷徙到楚丘,往來供應照顧的無微不至,甚至衛國人都忘了亡國之痛,這是不是很能說明什么?
許穆夫人不僅貌美如花而且文采斐然,不僅愛國愛家而且具有政治家的遠見卓識,當初,她主張許國弱小不足以讓衛國依靠,齊桓公定能成就大業,都被事實所驗證,倘若這一對“才子佳人”結為伉儷,那無疑將會給歷史添上濃重一筆!可惜歷史總是給我們留下令人惋惜的遺憾!(文/不敢枉言)【原標題:齊桓公與女詩人一段不為人知的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