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個叫王成的男子,相貌俊秀,忠厚老實。他十六、七歲的時候,父母都死了,只得變賣田產(chǎn)安葬了雙親。只剩下草房三間,薄地二畝,青黃不接時,有時不得不乞討度日。王成雖家境貧寒,卻從來不偷不拿,一個人安分守己的勤勞度日。
一年夏天,大雨連下了數(shù)日,三間草房漏得一踏糊涂,王成無處安身,只好挾著一條破被子到村頭老母廟里棲身,王成半倚半臥兩手扣著后腦勺斜歪在墻跟,兩眼呆呆地望著老母像前婷婷玉立的侍女神像,只見她兩鬢攏髻,肩搭汗巾,腰系短裙,容顏聰慧,動人心弦。王成看著看著便聯(lián)想起自己的身世,倘若她是個真人,能與我為伴該有多好。王成正想的出神時,只見那神女羞怯的把頭一低,抿嘴笑了。王成心里一驚,注目一看,仍是站著的神女泥胎像。王成自嘲地說:“嗨!癡心妄想!誰肯嫁給我這窮光蛋做妻子。”
第二天,天晴了。王成抱著被子返回草房,一推門,只聽有人“喂”了一聲,把王成嚇了一跳。王成抬頭一看,原來是一位似曾相識的姑娘,但又想不起在哪里見過面。王成問姑娘:“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來我家干什么?”那姑娘笑著說:“我是劉莊人,叫大秀,是來配你做妻子的。”王成對這從天而降的好事,竟無言以對。姑娘看王成面帶疑色,就一本正經(jīng)地對王成說:“我說的是真話,難道你不愿意?”王成以為自己在做夢,傻傻地說:“哪里,哪里,我只怕這窮日子你受不了。”姑娘爽朗地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dāng),窮自然有窮的過法。”王成無話可說,心里美滋滋的,當(dāng)晚就拜了天地,小夫妻恩恩愛愛,如膠似漆。
一天夜里,大秀忽然嘆聲不止,王成忙問:“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嗎?”大秀說:“沒什么,只是咱倆的夫妻情份到頭了,我不得不對你說實情,其實我并非凡人,而是老母廟里的侍女神,因感激你對我一片摯愛之心,便趁老母外出云游之際,來此與你結(jié)為夫妻,了卻你我的夙愿,要知道人神是不能通婚的,況且老母即日將歸,我不能久戀此地,今夜是最后一宿恩愛了……。”王成一聽大吃一驚,抱住大秀泣不成聲。大秀只有好話安慰:“你不要傷心,我不會讓你再過孤苦日子,明天咱倆去走親戚,我給你換一個大姑娘,你信得過我就行了。”王成無奈,只得聽她的。
第二天,王成借了一套馬車,帶上禮物,便趕著車和大秀去走親戚了。天將中午,到了一個村莊,路左有一個富戶人家,樓房林立,清堂瓦舍,大秀讓王成把車趕進(jìn)富戶的大門內(nèi),大秀在前王成在后,提著禮物,一直向上房走去,院子里的丫環(huán)仆女也不知道是哪門親戚,都小心侍候著。大秀進(jìn)了上房便喊:“爹——娘——我來了。”一個老太太聞聲從里面出來,見這個不相識的閨女喊娘,自己也不好推辭,只得讓他倆坐下歇息喝茶。這時老漢進(jìn)來了,大秀便親切地喊:“爹,快去招待您女婿。”老漢也沒弄清是哪門親戚,只好和王成打招乎,分主賓坐下。這時大秀則攙著老太太到里屋去了。老漢好像被裝在葫蘆里,正想瞅機(jī)會問清老太太,這是哪里的客人。忽然聽老太太驚慌失措地喊道:“唉呀,不好了!快來人呀!”老漢忙進(jìn)房間一看,只見那閨女直挺挺地躺在床上死了。天哪!這可怎么辦!活生生的一個人,無緣無故死在咱家里,這可怎么交待呀,倘若一經(jīng)官府,定判個“圖財害命”,到那時,必會弄的家破人亡。老兩口這下為難了,但事以至此,不得不把實情告訴王成,王成一聽大秀死了,痛不欲生,老漢兩口也心酸得淚水不止。
這老漢碰巧也姓王,人稱王善人。家有良田數(shù)頃,樓房百間,只有一個獨女, 也叫大秀,年方十八,尚未擇婿出門,如今家中出了天降大禍,老兩口也無計可施,又見那王成大秀長,大秀短的哭個不停,可見是個癡情的男子,就觸動了老太太一樁心事,有這樣一個知冷知熱的女婿,也算對得起大秀了。老太太與老伴商議:“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我看這小伙子人品也不錯,又很鐘情,倒不如不聲不響“以桑換李”,招王成當(dāng)個養(yǎng)老女婿定能化禍為福,一則可免一場官司,二則女兒婚事有靠,三則王家家產(chǎn)有托。一舉三得,逢兇化吉,豈不是萬全之策。”老漢再三思酌,覺得這樣辦最穩(wěn)妥。于是老兩口好言好語勸慰王成,當(dāng)面講出二老的心事,王成早已心中有數(shù),這樣正合神女的指點安排,便與大秀成婚入贅了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