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經(jīng)典推薦 >> 瀏覽信息

“孔子與陳蔡——‘困厄之地弦歌不絕’”系列之五 “蔡國六賢同出一派

2014/1/13 12:22:43 點擊數(shù): 【字體:


“孔子與陳蔡——‘困厄之地弦歌不絕’”系列之五 “蔡國六賢同出一派

  位于駐馬店上蔡縣華陂鎮(zhèn)華南村西的漆雕開墓,實為衣冠冢。 

    據(jù)清代《汝寧府志》和《上蔡縣志》記載,蔡國有孔門六弟子,即漆雕開、漆雕從、漆雕侈、漆雕憑、曹恤、秦冉等六人。小小蔡國,怎會有這么多孔門弟子呢?

  公元前492年至公元前489年,多種《孔子年譜》均寫為“孔子在陳”。依中國孔子基金會原會長、著名學(xué)者匡亞明先生之說,孔子雖在陳,但“自陳適蔡,又自蔡適陳”,在蔡國呆過不少日子,這就為他收蔡國籍弟子提供了可能。

  孔子在蔡國時,主政者蔡昭侯無德無才,一天到晚怕楚國打他,不用孔子。他的兒子蔡成侯也是個糊涂蛋,徭役繁重,民怨四起,他對孔子更不以禮相待。孔子在蔡國,除了收收弟子講講學(xué)彈彈琴唱唱歌,政治上沒收獲。

  2008年12月24日下午,記者抵達(dá)上蔡縣華陂鎮(zhèn)陳蔡鋪村。村南700米處,開龔公路(開封至湖北隨州龔家棚)西側(cè)青青麥田中,有一片稍高于周圍的崗地,上有三間小屋,幾通殘碑,旁邊立著“縣保”標(biāo)示牌。上蔡縣文管所張六林先生說:“這就是上蔡孔子曬書臺。”

  兩間小屋明顯為現(xiàn)代所建,進(jìn)得屋內(nèi),“二十四孝”花花綠綠圖片貼滿北墻,一幅小小孔子畫像貼墻而立,像前香爐內(nèi)插兩炷殘香,十分冷落。

  門外,殘碑多已漫漶不清,地面上仍能撿到碎陶片。

  “這兒是陳蔡界河的枯河南岸高崗地,孔子往來于陳蔡兩國時,有一回剛走到這兒,天降大雨,孔子一行淋得像落湯雞一樣。雨過天晴后,道路極為泥濘,馬車無法行駛,只好在這片高崗地上歇息曬書,竹簡擺滿了高崗,孔子嘆息:‘這是子開(漆雕開)在為我送行啊!’”上蔡縣文史專家陳劍鋒說。

  子開就是孔子高徒、上蔡人漆雕開,他的家在華陂鎮(zhèn)華南村。相傳他為孔子覓食掉進(jìn)鴻隙湖里淹死了,孔子走到學(xué)生故鄉(xiāng),睹雨思人。

  上蔡孔子曬書臺,清代《上蔡縣志》中也有記載,可見對其紀(jì)念從古已有。有趣的是,全國有多處孔子曬書臺,自然是“后來人敬愛其生前為人,從這敬愛中穿鑿出來”。

  孔子所收六位上蔡籍弟子中,最重要的就是儒分八派創(chuàng)了“漆雕氏之儒”的漆雕開,他的家,就在與陳蔡鋪村相鄰的華陂鎮(zhèn)華南村。

  “王送侯迎”漆雕開

  在華陂鎮(zhèn)華南村西,我見到了漆雕開墓,為“縣保”,墓是用水泥箍起的圓形土墓,墓前立有兩通古碑,均為清代碑,字跡全部消失,其中一通只剩半截。

  墓前,是一片冷清水塘,上浮薄冰,這是鴻隙湖的一部分。據(jù)清《上蔡縣志》記載,昔年鴻隙湖水面廣闊,蓮荷數(shù)頃,燦若錦繡。現(xiàn)水面已大為縮小。

  華南村是漆雕開的故鄉(xiāng),村中有2000多人,漆雕氏只有4戶28口。在村里,我們找到了漆雕開后人漆雕世英,他56歲,據(jù)說在《漆雕家譜》上他排到100多代。

  漆雕世英講道:“原來漆雕開墓園比現(xiàn)在大,有六分多地,周圍圍著花院墻,碑也比現(xiàn)在多。聽老輩人講,原來汝南知府還到這兒來祭祀呢。”

  后來墓園被人侵占,面積縮小。墓旁被外姓人蓋上房子,只是“人住進(jìn)去,又失火又生病,住不住人(當(dāng)?shù)赝琳Z,不能安居之意),現(xiàn)在還空著。”漆雕世英講。

  關(guān)于漆雕開,漆雕世英講不出更多。在上蔡人編著的《古蔡風(fēng)物》中,我看到一個“周王送,蔡侯迎,子孫代代有功名”的傳說。

  據(jù)傳,漆雕開父親結(jié)婚那天,迎娶他母親的花轎剛進(jìn)村,周王巡視的車隊路過此處,車隊緊跟在花轎后邊。道路狹窄,周王又尊重禮儀,車隊始終未超過花轎,像娘家人送親一樣跟在后面。

  蔡侯得知周王巡視,帶車隊去迎接周王。車隊剛走到華陂鎮(zhèn)鴻隙湖邊,碰上迎面而來的花轎。蔡侯沒法越過花轎,與周王打過招呼后調(diào)轉(zhuǎn)車頭,像專程前來迎娶的一樣在前面開道,一侯一王兩支車隊前迎后送,一直把花轎送到鴻隙湖邊漆雕家門前,才得以會合。當(dāng)?shù)厝丝吹竭@種情景,都說漆雕家將來必大富大貴。第二年,漆雕開降生。幼年時,他聰慧過人,熟讀《尚書》過目不忘,當(dāng)?shù)厝朔Q他為“神童”。

  孔子為啥會收漆雕開為徒呢?上蔡人傳說,孔子一行來到上蔡華陂鎮(zhèn)時,有一年輕人攔著車子。子路問:“圣人來到,為啥不讓路?”年輕人答:“既是圣人,我想請教一個問題,鵝叫聲為啥高?”孔子答:“因為鵝脖子長。”年輕人又問:“青蛙脖子短,為何叫聲也高?”孔子無言可答。這個年輕人便是漆雕開。孔子見他聰明好問,便收他為徒。

  一般文獻(xiàn)只記錄了漆雕開出生年份是公元前540年,上蔡老百姓連他的卒年、卒因都“創(chuàng)作”了出來。

  說是周敬王31年(公元前489年),孔子帶弟子周游列國來到漆雕開家,遇上連陰天,沒法走,孔子一行只好住下。漆雕開家并不富裕,存糧很快被吃光了。為了不讓孔子挨餓,漆雕開冒著大雨,獨自一人到鴻隙湖里采藕讓老師充饑,不幸落水遇難。他落水后,湖水猛漲三尺,狂風(fēng)刮了三天,大雨下了三夜,人們也一直找了三天三夜。應(yīng)該是沒找著尸首。后來,為了紀(jì)念他,人們就在鴻隙湖邊為他筑了衣冠冢。

  “說來也怪,鴻隙湖自從漆雕開落水遇難后,滿湖白蓮花第二年全變成紅蓮花,泥中白藕全變成紅藕。無論天多旱,湖中紅蓮朵朵帶露,人們稱為‘哭蓮’。以后千百年里,鴻隙湖蓮花與藕一直都是紅的,這成了鴻隙湖一大特色。后來演變成‘上蔡八景’之一——鴻隙荷爛。”陳劍鋒說。

  清朝詩人張沐寫《鴻隙荷爛》詩:“萬畝?泉老不流,際天花草爛云頭。波飄蓮瓣燒成暑,市起菖蒲寒入秋。水利興時多種稻,漁歌向夜盡撐舟。居民猶記漆雕開,到處逢人說末周。”寄托了對漆雕開的追懷。

  除漆雕開外,其他五人文獻(xiàn)記載極少。清代《汝寧府志》中記載漆雕開、漆雕從、漆雕侈、漆雕憑同為上蔡華陂人,也有文獻(xiàn)稱漆雕從、漆雕侈兩人是魯國人。

  據(jù)《汝寧府志》記載,漆雕從(亦名漆雕徒父),字子文,《孔子家語》記載為子固。死后被追封為慶成侯。漆雕侈(亦名漆雕哆),字子斂,死后被追封為濮陽侯。

  漆雕憑,字不傳,他倒是有件事傳了下來。孔子曾問他:“臧文仲、武仲、孺子容這三個人哪個最賢?”漆雕憑隱惡揚(yáng)善,回答得十分得體。孔子夸他說,真是君子風(fēng)范呀,說別人的優(yōu)點是大力張揚(yáng),說別人過錯不事張揚(yáng)。

  秦冉,字子開,史稱“德藝有成”,唐代追封為彭衙伯,宋代追封為新息侯。

  曹恤,字子循,比孔子小50歲,家在上蔡洙湖鎮(zhèn)。史稱“樂道明義”,唐代追封為曹伯,宋代追封為上蔡侯。有些資料稱,曹雪芹是曹恤后代。

  我們在上蔡洙湖鎮(zhèn)曹寨村北一公里處的洪河西岸河堤上尋訪到曹恤墓園,那是一座很大的圓形土冢,冢前立有數(shù)通高大石碑。讀碑之后才知道,這是曹氏后人近年來捐資重修的曹恤墓園。

  “原來墓園比現(xiàn)在大,墓前有先賢祠,兩側(cè)有配殿,共三進(jìn)院落,到處古柏叢生。1968年洪河改道,河堤抬升,河堤邊的曹恤墓變得低了。曹恤后人在原墓位置上,將墓冢墊土加高到和河堤平齊,成了現(xiàn)在這樣兒。原墓深埋在地下八米處。”陳劍鋒說。

  “漆雕派”是名士派?

  孔子死后“儒分八派”,但自古以來,除對荀子、孟子有全面深入研究外,其余各派無人研究。郭沫若先生所寫《十批判書·儒家八派的批判》填補(bǔ)了這項空白,但他對“漆雕氏之儒”的考辨極為粗略簡單,還是因為文獻(xiàn)闕如。

  記者寫作此稿,也只找到河南大學(xué)文學(xué)院劉九偉博士的一篇文章,他將六位上蔡籍孔門弟子“都劃歸漆雕氏之儒,他們形成了一個具有明顯地域特征的儒家上蔡學(xué)派”。

  要考辨學(xué)派,先看其著的書立的說。《漢書·藝文志》有《漆雕子》十二篇,可惜失傳了,這里就從“學(xué)科帶頭人”漆雕開講起。

  漆雕開比孔子小11歲,孔子對他幾乎像兄弟一般。他在唐朝時被追封為藤伯,宋朝被追封為平輿侯,明朝改稱先賢漆雕子。

  先秦諸子中,最早形成對立的兩家是儒與墨,經(jīng)常掐架。其實,儒墨在個人品德和社會關(guān)懷層面,遠(yuǎn)比儒道、儒法接近。思想接近又不肯合流,所以爭辯最激烈。有一次墨子攻擊漆雕開,說他是個受過刑的殘疾人。孔子反駁說,他品德一點都不傷殘。

  漆雕開為人謙和有自尊,博覽群書,為論有理,曾受好評。《論語》記載漆雕開僅一條:“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通‘悅’)。”意思是老師勸學(xué)生,年紀(jì)不小了,出來做官吧。學(xué)生說,為政的道理還未學(xué)通,不愿出來做官。老師聽了很高興。

  孔子為啥高興呢?應(yīng)該說漆雕開不是不愿做官,而是自認(rèn)才疏學(xué)淺,功夫不到。孔子一向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的思想,“學(xué)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他看到漆雕開聽自己的話,對孔門之道有深刻理解,所以高興。

  漆雕開還發(fā)展了孔子“性相近”、“習(xí)相遠(yuǎn)”的學(xué)說,他認(rèn)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惡,關(guān)鍵在于后天修養(yǎng)。這與主張“性善”的孟子和主張“性惡”的荀子大為不同。

  他有思想有見地有著作,“從能構(gòu)成一個獨立學(xué)派而言,以漆雕開最為合格。他主張人性有善有惡,宓子賤、公孫尼子、世碩等有同一見解,大約他們也都是漆雕一派。”郭沫若先生說。

  包括“上蔡六賢”在內(nèi)的漆雕派,是何等學(xué)派呢?郭沫若先生說:“它是孔門的任俠一派。”任俠是“抱不平負(fù)氣仗義”之意,這也是推測。劉九偉先生認(rèn)為,稱其為“名士派”更合適。

  古之所謂“名士”,是指已成名卻不做官或不愿做官的人。漆雕開就干過這種事。

  漆雕開的名士風(fēng)度在《韓非子·顯學(xué)》篇里也有記錄,韓非說:“漆雕之議,不色撓,不目逃,行曲則違于臧獲,行直則怒于諸侯。”意思是漆雕氏為人處世的風(fēng)度儀表是無奴顏媚骨,也不避諱別人怎么看自己,不欺弱小,不畏權(quán)貴。這是名士風(fēng)度之體現(xiàn)。

  漆雕派另一重要人物宓子賤也有“名士范兒”,他為單父宰“鳴琴而治”,一方面是行政能力超強(qiáng),一方面也是性情超脫散淡。孔門弟子中,做官的不少,“不樂仕”的也不少,漆雕派的“名士范兒”,想來也有群眾基礎(chǔ)。

  漆雕派對后世之影響,學(xué)術(shù)研究上乏人問津。劉九偉先生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他認(rèn)為:“這一學(xué)派,很可能影響了魏晉名士風(fēng)度的形成。這兩者雖然有大不同,但漆雕開、宓子賤等人的某些行為已具備名士特質(zhì)。”

  劉九偉還認(rèn)為:“從年齡推斷,這一學(xué)派主要人物在孔子去世后半個世紀(jì)內(nèi)也都相繼過世了。孔子死后33年,楚滅蔡,之后,楚統(tǒng)治這一地區(qū)200多年,直至秦滅楚。這一時期,正是楚文化與中原文化融合形成中原楚文化時期。南北兩支文化融合過程中,不可能不受當(dāng)?shù)厝寮覍W(xué)派——‘漆雕氏之儒’的影響。北方文化反映在屈原作品中就是明證。‘漆雕氏之儒’既作為中原文化一部分影響到中原楚文化,相應(yīng)地,也通過中原楚文化輻射到整個長江文化。”

 

責(zé)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 2009-01-0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