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經典推薦 >> 瀏覽信息

“鄭人買履”、“買櫝還珠”…… 與鄭州有關的成語您知道多少

2014/4/17 17:02:22 點擊數(shù): 【字體:

    鄭州是八大古都之一,作為中華文明發(fā)祥地之一的鄭州,共誕生了多少成語呢?

    日前某網友在大河論壇發(fā)出帖子,征集與鄭州有關的成語,1600多名網友閱讀該帖,近70名網友回帖。“鄭人買履”、“買櫝還珠”這些成語可是出自咱們鄭州,但您知道它們的來龍去脈嗎?與鄭州又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呢?

    頗具“知名度”的倆成語

    “鄭人買履”,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原文: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譯文大意是:鄭國(鄭:春秋時代一個小國的名稱,在現(xiàn)今鄭州市新鄭。)有個人想去買雙鞋,他先量了一下自己的腳,然后把量好的尺碼放在座位上。他匆忙來到集市上,卻忘了帶尺碼。他已經拿到鞋子,卻說:“我忘記帶尺碼來了。”又轉回家去取。等到他趕回來,集市已散,他沒有買到鞋。有人問他:“你為什么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這個故事諷刺了那些不從實際出發(fā)、信守教條辦事呆板的人。

    “買櫝還珠”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原文: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譯文大意是:春秋時代,一個楚國商人到鄭國賣珠寶,他選了一些上等的蘭木,制成許多精美的小盒子,并在盒子外面雕刻上精致的玫瑰花紋,四周還鑲嵌了許多彩色的羽毛。他想用精美的盒子吸引顧客,買他的珠寶。不料,一個鄭國人看見如此精美裝飾的盒子,毫不猶豫買下一個,打開盒子把里面的珠寶退還給珠寶商后,十分高興地走了。買櫝還珠比喻取舍不當,舍本逐末。

    您知道嗎?《韓非子》的作者韓非本人還是今新鄭市人。

    與鄭有關的成語請您說說看

    鄭州是眾所周知的古都,是傳說中黃帝誕生地。史料記載的歷史開始于西周時期管國(封地在鄭州)。春秋戰(zhàn)國時期,鄭國和韓國先后在鄭州市下轄的新鄭建立都城。

    自古以來許多成語典故、詩詞歌賦,都與鄭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出自《管子》,它描述了當時鄭州發(fā)達的商業(yè),“熙熙攘攘”即來源于此。“仲春二月,仕女出游”,“出之東門,美女如云”,“美女如云”,即來源于此;“桃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出自《詩經·鄭風·子矜》。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商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