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峽,皇家山水”,這是黃河三峽景區的宣傳口號之一。從景區我們了解到,這里的“皇家”有三重意義。一是文化,代表景區的六大皇家文化,淵源 厚重;二是山水,代表景區自然資源的品位,為皇家,為極品;三是服務,代表景區所要達到的服務品質,讓游客享受皇家服務,讓游客感動。
黃河三峽景區位于濟源市下冶鎮鏡內。景區自2009年3月份開景以來,來自省內外的游客蜂擁而至,從清明小長假至“五一”再到“十一”,節日期 間每日客流量均突破萬人次,給黃河三峽這個新景區帶來的是希望也是考驗。景區依托10年來穩扎穩打、寧缺毋濫的“硬件”,依靠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的 “軟件”,調整經營策略,按照4A景區標準,實實在在地提高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質量,使景區各項接待服務有條不紊,游船、索道、餐飲、住宿、停車等各項服 務秩序井然,游客滿意度達到100%,充分展現了黃河三峽景區厚積薄發、十年亮劍的獨特魅力,被《大河報》等媒體稱之為全省旅游界的一匹“黑馬”。 2010年景區接待人數17.55萬人次,直接收入1062萬元,分別同比增長11%和13%。
黃河三峽,十年亮劍,厚積而薄發。目前景區已打造成為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河南十大熱點景區、中原四大避暑勝地。
結構調整,“調”出三峽
提起黃河三峽景區的開發,一個企業不能不提——濟源市金源玻纖有限公司。濟源市金源玻纖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983年從事玻璃纖維生產加工的一家 民營企業。該企業在1996年產銷兩旺、生產經營紅紅火火之時,該企業的決策者們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抉擇:根據世界經濟大融合的發展趨勢和中國加入WTO 的臨近,民營企業能否與國內外大企業相抗衡?民營企業的優勢在哪里?民營企業的出路又在何方?經過該企業決策者們的慎重考慮,計劃調整企業發展戰略,實現 從制造業向服務業的戰略轉移,轉向有穩定市場的傳統產業——第三產業,確保企業的穩步持續發展。
1998年小浪底工程截流在即,高峽平湖的遠景使濟源市金源玻纖有限公司的決策者們產生了開發黃河三峽景區的構想。此項目正好符合轉方式、調結 構、實現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轉移思路。同時,他們認為,旅游業具有關聯度高、就業容量大的特點,特別對于農業生產條件較差的山區來說,它更是回報山區鄉親 的開發性致富項目。1998年以來,濟源市金源玻纖有限公司在自身穩健發展同時,不斷加大投入,開發建設黃河三峽景區。經過10多年的開發,目前已成功培 育和發展了黃河三峽景區開發項目。濟源市金源玻纖有限公司在產業結構調整中,“調”出了“萬里黃河第一峽”的黃河三峽景區,并且經過不斷的發展,目前兩企 業齊頭并進,穩健發展。
捷足先登,占領資源
1996年,小浪底庫區截流蓄水,在當時,黃河三峽還是荒山少水,也很難與旅游風景區聯系起來。況且在當時,把國有旅游資源交給民營企業去開 發,還是個新概念,在河南省還是史無前例,當時的濟源市風景管理委員會以及濟源市有關部門也一直在思考著一種合理的方法,最終,經過濟源市政府召開綜合協 調會議,正式拉開了開發黃河三峽景區的序幕。1998年,黃河三峽景區與濟源市有關部門簽訂了黃河三峽40平方公里60年經營權的協議,以國有荒山所有權 和經營權分離的嶄新經濟模式進行了旅游開發,黃河三峽成為了河南省民營開發景區和小浪底庫區開發旅游的第一家企業。
因此,黃河三峽景區“搶”到的也是小浪底最精華的一塊自然旅游資源,其區位優越,資源豐富。景區為河南南太行旅游帶與“三點一線”旅游帶的樞紐 景區、王屋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園區。地處王屋山、小溝背、龍潭峽、黛眉山等景區及小浪底游線的樞紐地段。黃河三峽高峽平湖,群峰競秀。三條峽谷各具特 色:孤山峽龍鳳峽九曲十折、峽深谷幽;八里峽峭壁如削、雄偉壯觀。景區山水交融、港灣交錯,構成一幅北方少有的江南之美、水鄉之秀的壯麗畫卷,完全可以和 長江三峽媲美,堪稱“中原第一高峽平湖,華夏罕見大河風光”。早在1995年,黃河三峽就被河南省旅游局列為大河風光儲備項目。2000年小浪底大景區規 劃時,經多位風景旅游專家長達一年的考察、調查和論證,眾專家稱之為,黃河三峽為小浪底旅游資源精華之所在。2003年根據《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 價》,再次對景區進行旅游資源調查和評價:景區共8大主類21亞類36基本類型73個單體,其中特品級旅游資源9個,優良級旅游資源59個,普通級旅游資 源6個。景區景點集中,旅游資源豐富,具有較高的旅游吸引力和開發利用價值。
十年磨礪,山水靚麗
“留遺產不留遺憾”、“開發一處精品一處”,這是黃河三峽景區自始至終貫徹的開發理念。開發之初,景區就聘請了高級建筑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范 勤年先生,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生態旅游學會常務理事華潤葵先生,洛陽規劃院高級規劃師王鐸先生作為景區開高級顧問,并多次赴國內知名景區進行考 察學習,博眾家之長于一身。1996年,景區開始考察、論證、規劃和開發,邀請了中國風景名勝學術委員會、北京林業大學、武漢建筑設計院等國內權威風景旅 游專家編制了《黃河三峽景區開發總體規劃》,2006年,由于景區開發建設中內外部因素變化,景區又委托了浙江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重新編制了《河南小浪底 黃河三峽景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與規劃建設方案》(2005—2020年)。新規劃將景區文化定位為治水文化(詮釋了八里胡同看黃河、“治水者得天下”的厚 重文化,揭示世紀工程小浪底乃八里胡同鯀山禹斧治水之演變精髓),自然景觀以峽谷山水為特色,開發定位為生態游和健康游。規劃根據國家標準,對景區旅游開 發、旅游形象(治水文化的結晶,黃河峽谷的精華)和旅游市場進行了重新定位,樹立了可供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科普教育、朝祖祈愿等功能于一身的自然風光和 文化底蘊各具特色的三條峽谷的開發指導思想。景區并對規劃全部建設項目進行了環境評價,從而實現景區穩健、快速、可持續發展之戰略。
10余年來,景區嚴格按照規劃實施開發,堅持“保護第一,科學開發,永續利用”的開發方針,并重大項目經專家論證、慎審,從荒山綠化、景點開 發、基礎設施和文化建設等方面加大開發力度,已完成投資9000余萬無。目前景區已完全具備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功能,確保游客高興而來,滿意而 歸。
加強景點開發建設,完善觀光旅游功能。為充分挖掘景區自然人文旅游資源,突出景區特色,多年來,景區按照規劃,建設了大河樓、孟良水寨、萬鴿 亭、石獅亭、玉璽亭、情侶亭、騰龍亭、鳳凰亭等,對孟良寨、玄天洞、瑤池宮、玉皇殿、玄帝廟、夫子堂、金源洞、觀音洞、老君洞、娘娘洞等景點進行修葺、恢 復,并修筑了步游道、停車場、碼頭等基礎設施,架設了玄天洞索道。景區目前已開通了水、陸兩條游線,一是解決了游線單一的問題;二是緩解了高峰期的接待壓 力;三是延長了游客在景區的逗留時間,滿足了游客二日游的需求。從而真正可使游客在黃河三峽實現乘索道、坐游船、海陸空、全方位、多角度立體之旅!
黃河三峽景區還不斷加強線路的完善、參與性項目的建設。2010年完成了沙浪浴大型親水項目;今年五一前,將完成景區巖洞漂流項目和玄天洞的開發項目,從而真正使玄天洞成為鳳凰山陸路游線的亮點。
挖掘景區文化資源,增加景區文化內涵。特色是旅游之魂,文化是旅游之極。黃河三峽不僅雄奇險峻、山水相依,自然景觀獨特,而且文化底蘊非常深 厚。在開發中,景區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硬件”,一手抓文化建設。在景區開發初期,景區就成立了“景區文化開發小組”,負責收集整理當地的神話傳說 等,并在小浪底水庫落閘蓄水前,將有千年歷史的石碾、石磨等文化遺產“搶澇”上岸。同時,景區還不斷邀請著名詩人、作家、書畫家到景區采風、創作,收集了 著名詩人王綬青、王懷讓、著名散文家卞卡等的130余篇高品位的以黃河三峽為題材的文藝作品,當代著名書畫家盧中南、劉占江、華奎、劉夢漳等為大河樓題寫 了楹聯。在2000年就編輯了《黃河三峽傳說》和《黃河三峽吟詠錄》兩本景區文化小冊子,并充實到景區導游詞中,在2000年小浪底開游后,黃河三峽景區 就有說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傳說,成為小浪底旅游的亮點和熱點。
在旅游文化開發上,有專家曾提出可無中生有、變虛為實,而黃河三峽在文化開發則采取了以小見大。2009年5月,景區在鳳凰山一溶洞洞壁上偶然 發現了“河上公尋道處”字樣,景區隨即組織國內相關權威專家到景區進行了考察、召開研討會,專家一致認為,我國第一個為老子《道德經》做注釋的河上公曾在 黃河三峽隱居,稱之為歷史重大發現,并召開新聞發布會,各大媒體紛紛予以報道。2009年6月份,根據景區夫子堂的文化痕跡,景區組織專業人員上山東,跑 山西,輾轉河南多個縣市,重走孔子周游路線,調查取證。2009年9月份,在景區承辦的河南孔子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上,景區發布了由景區組織研究和探討 的重大成果《孔子周游列國過黃河新考》,論證了孔子周游曾在景區夫子堂講學、作流傳甚廣的《陬操》,使歷史上的孔子周游列國路線圖被改寫,在我國孔子研究 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景區夫子堂成為了孔子周游新線路的重要景點。等等。目前景區有鯀禹父子接力治水的“鯀山禹斧”疏堵結合之治水治世黃河文化;有宋 太祖“犀牛望月”發跡處及孟良寨、焦贊坪遺址之大宋文化;有龍鳳峽流傳千年凄艷絕美《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之愛情文化;有孔子周游依龕就穴建立學堂(夫子 堂)及玄天洞、瑤池宮、玉皇殿、玄帝廟、夫子堂、金源洞、觀音洞、老君洞、娘娘洞等儒釋道三教薈萃之宗教文化;有抗日、解放戰爭期間,我八路軍、解放軍渡 河作戰10余次,劉鄧十萬大軍渡河的重要渡口(清河渡)之紅色文化;以及仰韶文化遺址、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址等等。鯀山禹斧、犀牛望月、京娘化鳳、洞天福 地、夫子學堂、清河渡口等一系列君王勝跡,構成黃河三峽景區所特有的皇家山水文化。
強化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旅游服務功能。旅游服務設施是形成旅游業服務體系的必備條件。截止目前,景區內部已建設了三峽賓館、孤山驛棧、三峽飯 莊,建造、購置了各種游船,完善了游客中心、問訊處、購物中心、醫務室等服務設施,配置了游線語音播放系統、閉路監控設施,設置了各類公共信息標識等。具 備了可同時接待500余人就餐、300余人住宿的接待條件,并兼具接待大、中型會議、休閑娛樂等功能。可滿足近期游客接待需求。
活動帶動,強勢促銷
多年來,黃河三峽景區不失時機、拼搶爭跑抓住各種宣傳促銷機遇,分別在央視1套、2套、4套、7套,河南電視臺1套、4套、8套、9套,大河 報、河南商報、東方今報、鄭州晚報、華商報(西安)、河南交通電臺等目標市場主流媒體進行了大規模的軟硬廣告促銷,充分利用報紙、雜志、書籍、電視、廣 播、互聯網、戶外廣告、光盤、宣傳畫冊、宣傳彩頁、景區書籍、掛歷、臺歷、郵資紀念冊、明信片等各種媒介進行宣傳促銷;成立了景區“宣傳促銷隊”主動出擊 到周邊20余個城市等一級目標客源市場召開旅游推介會宣傳促銷30余次;邀請新聞界編輯、記者,文藝界文人墨客,旅游界專家、學者、旅行社老總到景區采 風、考察,以及組織學生寫生等共6000余次;等等,通過各種促銷手段,使“黃河三峽”的知名度得到了明顯提高。
黃河三峽景區根據市場狀況,結合景區實際情況,制定了近幾年的市場開發思路,即2011年細化300公里以內的周邊市場,2012—2013年 強化、鞏固周邊市場和滲透外圍市場,2014年拓展300公里以外旅游市場。2011年黃河三峽在宣傳營銷上將從以下兩方面開展工作。
瞄準市場,及早出擊。2011年黃河三峽接待目標任務為20萬人次(不含濟源市)。市場開拓的重點是黃河以南的洛陽、平頂山、漯河、許昌、周 口、商丘、鄭州等7個地市,黃河以北的焦作、新鄉、鶴壁、濮陽、安陽、晉城、長治等7個地市,外圍滲透菏澤、邯鄲、邢臺、太原、臨汾、運城、三門峽、西安 等城市。每個城市選擇6家左右重點合作旅行社,由其進行線路宣傳,對所有旅行社執行統一同等政策,不同的是根據所簽訂的合作協議給予不同的廣告支持。對業 務員實行包片定區、目標考核、重獎重罰的激勵管理機制,以調動業務員的工作積極性。
立體轟炸,強勢宣傳。旅游經濟既是“名氣”經濟,又是“形象”經濟,宣傳促銷要做到思路新、創意精、標準高、力度大、影響廣、人氣旺。黃河三峽 景區今年將投入350萬元進行市場宣傳。一是投入200萬元在目標市場上進行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宣傳,并且70%的費用必須在5月底前完成。二是在濟 焦、濟洛、濟少、濟晉、濟邵等高速上做戶外廣告15處。三是全年活動不斷,高潮迭起。3月10日—3月22日,桃花節;3月29日—4月3日,黃河三峽廟 會;4月8日—4月18日,野玫瑰節;5月8日—5月16日,黃河母親周活動;5月29日—6月1日,黃河三峽娃娃節;6月14日—6月16日,黃河三峽 端午消災節;6月25日—8月20日,孔子文化活動月;7月10日—9月30日,黃河三峽親水100天(隨孔子周游黃河,親水向前沖);11月份,黃河文 化月。等等。
狠練內功,用心服務
“您好,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這是在黃河三峽景區聽到工作人員的服務用語。在提升景區服務質量上,景區按照“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制度 化”的要求,推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制定了一整套科學嚴謹、行之有效的各部門工作職責及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完善督查考核體系,促使各項 管理落到實處。建立了崗前培訓、班前培訓及定期培訓的素質提升長效機制,兩年來共培訓從業人員1800余人次,重點對旅游接待服務禮儀、服務用語、個人形 象和行為標準、服務規范和安全生產等服務基本知識進行了系統的培訓教育。要求每位員工都按五星級酒店服務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向接待自己親人一樣接待每一位 游客。景區提出了“讓每一位游客有個好心情”的服務宗旨,樹立“人人都是景區形象”的服務觀念,要求每位員工規范著裝,微笑服務,佩證上崗,講普通話,用 文明語,確保每位游客到黃河三峽都能感受到好山好水好心情。
根據黃河三峽景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目前已完成一期規劃所有項目。2011年后,規劃二、三期工程將重點進行高起點、高標準的農家樂、賓館、飯 店、度假村、游樂園、水上休閑屋、生態觀光農業園的旅游接待、休閑度假、參與性項目建設,綜合提升景區的基礎服務設施,并對景區進行深層次開發,延伸旅游 游線,開發探險游項目,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需求,從而把黃河三峽景區打造成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探險拓展、療養養生等于一體的著名景區。如今的黃河三 峽,山綠、水清、洞幽,各種亭臺、樓閣、賓館、大小游船等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已呈現出“千舟競發,犀牛灣漁歌唱晚;萬鴿舞天,大河樓錦夢銷魂”的繁榮熱鬧 景象。立足黃河三峽之區位、資源優勢及前矚的發展規劃,相信黃河三峽的明天更美好!(原標題:黃河三峽傾力打造“皇家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