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良心能擔當的企業家———記貝迪制冷集團董事長郭黨生
2012/2/6 9:10:0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決不做有污染的企業。”他在創業之初就鐘情環保,立足新能源,從30萬元起家,在12年后擁有資產達數億的集團公司,守護著濟源的藍天白云;“每一個員工都是我的家人,這里就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他倡導 “手足員工”的企業理念,讓400多名員工感受到了這個家的溫暖;“有能力回報社會也是一種福分,這是企業家的責任和擔當。”他胸懷大愛,時時不忘企業的社會責任,一次次吹響愛心 “集結號”,累計捐獻上百萬元用于慈善事業;……他就是濟源市貝迪制冷集團董事長、用責任和真情書寫人生華章的民營企業家郭黨生。
“在節能環保的前提下,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是企業不可推卸的責任”
很多人都見識過郭黨生的執拗。“只要是他決定的事情,便難以更改,而且要立即執行!”一位跟隨他多年的老員工如是說。在綠色、環保這條路上,郭黨生一走就是12年,而且還要長久地走下去……2000年,國家剛剛提出推廣 高新技術、倡導環境保護,郭黨生就萌生了從事環保產業的想法。
在當年舉行的北京國際科技周會展上,清華大學研發的 “地源熱泵”項目,讓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后,他最終與清華大學達成了合作協議。
對于創業之初的艱辛,郭黨生開玩笑地說,那是臥薪嘗膽、寄人籬下的歷史。從2000年到2004年,他們租用辦公室和廠房,自己設計圖紙,用鐵絲編制施工模型,度過了最為艱苦的4年。
度過最為艱苦的創業期后,郭黨生和他的團隊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創新能力日益提升、銷售網絡日趨完善、營銷業績連年攀升。目前,貝迪公司已成為濟源市唯一從事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利用的高科技企業,成功開拓了河北、山東、湖北等地市場,產品覆蓋全國各地眾多醫院、賓館、商場、學校、政府機關等大型建筑。該企業中央空調熱泵機組及工程安裝面積達到600萬平方米,每年至少節省電量500萬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000噸。
“利用地能資源,創造人間冷暖”,這是貝迪公司的宣傳語,更是貝迪事業的真實寫照。以行業前沿的高科技手段守護濟源的青山綠水,這是郭黨生和他的企業的不懈追求。
“手足員工,手足情深。每一個員工都是我的親人,這里就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貝迪是一個大家庭,“家長”郭黨生的手機號對每一個員工公開,大家有什么建議要求,隨時都能找到他。“員工就是我的家人。”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這些年來,他讓400多名員工真切感受到了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說起 “家長”郭黨生,員工李雪中的眼中閃出點點淚光。
2009年,他家中連遭不幸,3位親人相繼離世,他不得不一個人撫養兩個孩子。那一年春節,他家里已是山窮水盡,連孩子讀書都成了問題。“這時,郭總找到了我。”回憶起往事,李雪中依然激動不已,“他聽說了我的情況,馬上和我結為幫扶對子,說要資助我的兩個孩子直到大學畢業。”這對李雪中一家真是雪中送炭,讓他們度過了生活中最艱難的那段時光。“這份恩情,我無以為報,只有好好工作了。”與其他企業的補助不一樣,貝迪的困難補助動輒上萬元。僅對李雪中一家,貝迪目前已資助了近2萬元。而且,除了每年年底讓員工自主申請,貝迪平時也會主動幫助家中有困難的員工。
對此,郭黨生的看法是:“人家遇到了困難,幾百塊錢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要幫就要幫到位。”安裝液晶電視的職工宿舍,設備齊全的職工娛樂室,音響效果一流的3D影院……2月2日,記者在貝迪采訪時,感受最深的不是裝修精美的辦公大樓,不是設備一流的生產車間,而是這里無處不在的溫情,一種家庭般的溫暖。這正是郭黨生大力倡導的“手足員工”的企業理念。
創業之初,郭黨生就提出了“手足員工”的企業理念。在貝迪,每一名員工都是他的親人,他對大家可謂關懷備至。從2008年開始,為了解決外地員工每年春節回家難的問題,他堅持派專人專車送他們回家,并一再囑咐司機一定要把他們一個個送到家門口。即使是貝迪的外地員工不斷增加,他仍每年堅持這樣做。
2012年1月19日 (陰歷臘月二十六),大霧彌漫,在專人專車的護送下,該公司近50名外地員工一個個安全回到家。
老家在商丘永城的郭永開激動地說:“當一起在外工作的同學還在為買火車票發愁時,我已坐著公司的專車到家門口了。我們外地人在貝迪工作,感受到的是心靈上的慰藉、精神上的愉悅和大家庭的溫暖。”
“有能力回報社會也是一種福分,這是企業家的責任和擔當”
“有能力回報社會也是一種福分,這是企業家的責任和擔當。一個企業家成功與否,物質財富只是表象,社會責任感才是衡量標桿。”郭黨生說,“企業的發展、財富的積累離不開社會的支持,回饋社會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應盡的責任。”
12年來,郭黨生時時不忘企業家的社會責任,一次次吹響愛心“集結號”!2006年春,郭黨生回老家五龍口辛莊村時,聽人講述了郭愛蓮老人的不幸遭遇。年過七旬的 郭愛蓮是個苦命人,丈夫早早去世,兒子因觸犯法律被判死刑,一個人孤苦伶仃凄涼度日。郭黨生來到郭愛蓮家中,緊緊握住老人那雙不停顫抖的手,動情地說:“別怕,有我呢!咱們都姓郭,以后,我就是您老的兒子!”郭黨生給老人請了保姆,但只要不出差,他一有時間就會帶著妻子一起來看望老人,給老人梳頭洗臉,陪她聊天。怕老人臥床久了生褥瘡,他買來了防褥瘡床墊;怕老人夏天受熱,他在老人的臥室裝上了空調;怕老人在家無聊,他送來了輪椅……老人全身癱瘓后,一個人照料不過來,郭黨生就又雇了一個人,全天24小時悉心照顧郭愛蓮。
2010年冬天,老人去世后,他又跑前跑后張羅葬禮。同村的鄉親們感慨地說,郭愛蓮能碰上黨生這樣的好人,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2007年,郭黨生從 《濟源日報》上得知山區貧困家庭生活艱難,便帶著生活用品,和部分員工一起看望王鴻儒等5戶貧困家庭,為每個家庭送去了大米、白面、食用油和800元現金,并表示將給予這些困難戶多方面的幫助,直到他們脫貧為止。
采訪快結束時,郭黨生對記者說:“我這個人土里土氣的,一個普通人而已。我不抽煙,穿衣服不講究名牌,生活也很單調。我最喜歡的就是踏踏實實做事,享受那種對得起社會對得起別人努力工作的感覺。說實話,我每天做夢都在想怎么把企業做大,想著怎樣回報社會,回報更多的人。我們正在尋找一個山區小學,準備每年至少捐助10萬元以上,從硬件、軟件兩方面給予資助,讓山區的娃娃能像城里的娃娃一樣讀書。”(原標題:做有良心能擔當的企業家———記貝迪制冷集團董事長郭黨生)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濟源市委統戰部(2012-02-06)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