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女舞俑
時代: 西漢晚期
尺寸:高16
出土地點:2003年 五龍口鎮西窯頭村沁北電廠工地出土
收藏單位:濟源市博物館
該褐綠釉陶俑為釉陶質地,整體呈舞狀。上身著寬袖長衣、下著肥裳,露出網格紋寬褲。細腰翹臀,腰部簡單刻畫出裙帶,裙帶纏繞腰部拖至身后,裙上幾道豎形刻畫紋形成裙摺,人物俑雙臂展開,右臂前伸上舉而擺廣袖于外,左臂下甩長袖于后。左腳獨立,右腿上抬。頭上昂左側、雙高髻、目光遠視、面部塑造簡潔抽象,深目、高鼻、尖下巴。俑的整體造型線條流暢、舞姿優美、栩栩如生。 實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
中國舞蹈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藝術積累, 在原始時代,中國就已經出現了舞蹈。中國古籍《毛詩.大序》中提出:“……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說明了舞蹈藝術是人類抒情的最高形式。在古代,狩獵、戰爭、祭祀或祈禱等活動,都是通過舞蹈來進行的。舞蹈是文化的基本形態。兩漢舞蹈更是百技紛呈,達到了樂舞文化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