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魚鴨池
時代:西漢
尺寸:寬19厘米、長24厘米、高11.5厘米
出土地:2003年濟源市沁北電廠西窯頭工地M10出土
收藏單位:濟源市博物館(藏品號:臨號0010)
長方形象征性的水池,里面魚鴨成群、長幼有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構成了一種古代生態養殖的場景,同時也取我國古代文化中“樣樣有余”的吉祥之意。魚鴨池,整體造型美觀真實,滿施褐綠釉,釉色瑩潤均勻。魚鴨池的出土說明了我國漢代人民已經有了生態養殖的觀念。 鴨是水禽,家鴨是從野鴨馴化而來的。
在先秦古籍中,鴨稱作“鶩”,亦稱家鳧或舒鳧,鳧即野鴨。 至秦漢時期,鴨與雞、鵝已成為三大家禽。據《西京雜記》載:“高帝既作新豐衢巷……放犬羊雞鴨于通途,亦竟識其家。”可見養鴨之盛。因此各地漢墓中也常用陶鴨隨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