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濟源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濟源

濟源尋根文化研究

2013/5/20 15:53:07 點擊數: 【字體:


    濟源根文化內容非常豐富,“有創世文化之鄉”的稱號。從遠古到三皇五帝,乃至夏、商、周、三國、秦漢等時代,都有深厚根文化的史載及言傳。

    根據《三皇五帝時代》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王大有教授考證:公元前7713年,伏羲女媧氏居華山牛鳩原棗香河。“后東行至王屋山濟源始居。濟水因名沇水;盤谷氏則居王屋山下盤谷川、盤谷山”。斯時,“女媧登王屋山,直達頂峰,設壇祭天,采五彩石,布五色石主于東西南北中成煉,以石主為時主。”后傳“王屋山女媧補天”根始濟源!短煜挛拿髡厥既偂饭7712年,“伏羲之沁陽——輝縣——磁山——登泰山觀天下,封禪,遂命名天下三天三鎮,西天西鎮昆侖山,中天中鎮王屋山……。”說明王屋山是人類創世測天建時之根。

    據史書記載,約公元前2500年前后,軒轅黃帝戰蚩尤,平天下,置九州后,登王屋山天壇山祭天祈福,為天下人民增福平安。使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從此王屋山有天下第一洞天、道教圣地、總仙宮之稱號。省著名考古專家許順湛說:“黃帝取丹決于王屋山”。唐代杜光庭記敘了黃帝在天壇山上祭天的經過,F在初中地理課本18頁,記載黃帝戰蚩尤軍事路線經過王屋山。這些均說明王屋山是祭拜天地之根。

    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在濟源王屋山采藥行醫,培育、種植、研究、中草藥的生長環境、時令、藥性、主治,歷時四十余年,在王屋山寫下了萬古不朽的中草藥名著——《千金驗方》一書。宋代的《濟世》、明代的《本草綱目》、歷代的祖傳秘方及行之有效的“土草驗方”多是來之世人尊稱藥王之神孫思邈的《千金驗方》一書,《千金驗方》是醫藥之根。

    另有“愚公移山”、“天仙配”、濟水文化、20余個姓氏等發源地,形成獨特的根文化,發揮巨大的作用。

    濟源對根文化研究,則重于姓氏之根的文化研究。幾年來,在省姓氏研究部門和省社科院及市文物局的指導下,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一點成績。主要是:

    一、建立姓氏研究機構

    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濟源姓氏文化研究會成立于2002年3月28日,隸屬于市文聯。而后相繼建立王、苗、原、陳姓四個研究分會和籌備建立邵、樊二姓的姓氏研究分會。全市姓氏研究人員80余名,多是離退休下來的老干部,有豐富的經驗和組織能力及較高的文化造詣。并聘任中華姓氏學會常務付會長王大良及省姓氏學會的領導,市委、人大退下來的一些領導被聘為本會顧問。為姓氏文化研究奠定了組織基礎。

    二、有豐富的姓氏發源資源

    對于根文化研究,濟源則重于姓氏根文化的研究工作。由于中華民族炎黃子孫都有姓氏,無論走到天涯海角,姓氏一般不變,代代相傳。每個人都有姓氏,并都關心自己的姓從何而來,始祖是誰?弄清這些問題,對同姓之間的相互信任、擴大交流、招商引資、發展經濟、和平解放臺灣、統一戰線,都有一定的意義。

    經過研究普查,發源于濟源的姓氏達20余個,分別是:王(太子姬晉居王屋山華蓋峰修煉,以王屋山為姓,稱王子喬。中華王姓大多是他的后裔)、原、邵、苗、樊、陽、單、向、湛、皮、宗、芮、紹、檀、召、毛、郫、烯、倚里、于(原為濟源邘邵村,1913年劃歸沁陽)、蘇(蘇忿生周時封其十二邑,濟源有四。傳說蘇忿生及其女妲姬住在現今濟源蘇姬溝,后遷溫而居)。姬(因黃帝生在濟源姬溝,姬姓人己認祖地)、溫(溫平在夏時在濟為官,封地在溫縣)。

    在全國11929個姓氏中,發源于濟源的姓氏,人口眾多,在百家姓中王姓排為第二,于姓位居28,邵姓位居83。

    三、調查整理、編寫姓氏資料

    近年來,姓氏學會領導成員牛思涌、李繼亮、薛長趁、盧化南、王立臣、苗兆文、田孝忠等人先后赴鄭州、武陟、溫縣,山西、長治、垣曲、壺關、內鄉等地調訪,白天查史料,夜里寫記錄。所到之處,受到當地人的熱情歡迎和配合,積極提供資料和接待,使我們歡心鼓舞,信心十足,忘記疲勞,完成調查任務。在大家的支持下,先后編寫了《苗姓之源》、《鄧小平先祖鄧禹葬在濟源》、《盧氏的來源和發展現狀》、《濟源姓氏資源報告》、《原城遺址報告》、《濟源姓氏統計》等姓氏研究成果資料,其中有的在報紙上和其它刊物上發表,受到社會上好評。

    在文物部門配合下,公布了有較高價值的南姚王氏祠堂、南杜周家祠、栲栳的李家祠堂、勛掌的苗氏祠堂、石露頭的牛氏祠堂、白澗的燕家祠、留村趙友墓、原昌遺址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尋根文化教育子孫打下基礎。

    四、加強姓氏聯誼,增進民族團結

    挖掘姓氏根文化資源,進行聯誼、懇親、交流、睦族。能進一步增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產生社會效益。

    1.香港富翁邵逸夫向邵姓發源地濟源市一次捐資100多萬元,為東園等學校建教學樓3個,他是為了報答祖地養育繁衍之恩而投資的。

    2.姓氏學會籌備期間,我們走訪承留鎮南姚村遷往新安縣的王氏,其中一支遷臺灣的王任生。通過新安縣都村黨支部書記王元君等,使王任生在明代其先祖王安道祖地——濟源建了兩個丹尼期商場,安排300余人就業,每年向濟源財政上交利稅達140余萬元。

    3.濟源牛氏聯誼會(西石露頭牛氏為主),幾次召開各村牛氏族長聯誼會議,協調民事矛盾,解決了長期懸而不決的問題,加強了村民團結,和諧了社會,振興了經濟。在西石露頭牛氏家族中,存在有少數子女對老人不孝、鄰里不和等問題,經過聯誼活動,把矛盾及時解決。群眾高興的說:“宗祖親、家庭親,打斷腳跟連著筋”、“親戚只三代,祖情萬萬年,何況在一起有點矛盾,有啥化解不了的”。通過各個姓氏、同族、聯誼,增進了村民感情。

    四、存在問題和今后工作打算

    1.根據我們這幾年工作的經驗教訓和實踐,姓氏研究會要發揮大的作用,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和提高管理檔次。需要市常委一人主抓,具有政府部門職能,撥付一定的經費,才能更有效的開展工作。

    2.缺少資金,不能有效的開展工作。今后要多渠道籌備資金,為發源姓氏地進行樹標立碑,使海內外華人尋根祭祖有個場所和紀念堂。為聯誼懇親,觀光旅游,經貿洽談和招商引資創造條件。

    3.籌備修建延慶寺內陳氏宗祠,為省姓氏學會拍攝《四令公傳奇》四十集電視劇創造條件,力爭盡早開拍。

    4.積極務實工作,創造條件,協助省姓氏學會,早日開拍濟源發源姓氏情況電視記錄片。

    5.遵照省姓氏學會的工作安排,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繼續做好尋根文化的發掘研究和聯誼工作。

    五、希望和建議

    尋根文化是我省一大優勢資源,將對中原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重大意義。海外華僑約有7000余萬人,大多有經濟實體,功成名就,他們有報答祖國的愿望,蘊藏著巨大的招商引資市場,只有通過尋根文化來吸引他們,有的地方這方面的工作做的很好。但目前尋根文化發展不平衡,希望省委、省政府對這項具有重要意義的文化活動作出戰略性的決策和安排:

    1.制定出我省尋根文化的戰略性規劃和安排,有計劃、有步驟深入地發展尋根文化研究工作。各級黨委政府,要將這一任務列入工作目標,并進行督辦和考核。

    2.建立完善尋根文化組織、機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建立各級尋根文化組織機構,配備精干人員,利用多種渠道,籌集資金,使這一戰略目標實現,發揮大的效益。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省炎黃姓氏歷史文化基金會 2012-3-8 作者:盧化南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中國原姓始祖在河南省濟源市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