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焦作 >> 焦作工藝 >> 收藏與交流 >> 瀏覽焦作

張燕林和他的絞胎瓷藝術

2013/4/8 15:14:31 點擊數: 【字體:


    10月20日下午2點鐘,筆者來到淶水縣淶陽路張燕林絞胎瓷工作室,來自北京的張先生正在這里選擇自己喜歡的絞胎瓷作品,經過近半個小時的精挑細選,看中了花紋細膩、圖案優美、有30多個色塊的異彩緣。這是一件中檔作品,標價3.5萬元,經過雙方討價還價,最終以3.2萬元成交。張先生看著這件心愛的絞胎瓷作品高興地對筆者說:“我喜歡絞胎瓷,每到一些地方如果有我都會買上一兩件,這次到淶水來,還是聽朋友介紹的,其實開始我并不相信,這么一個小縣城還能制作出什么樣的作品?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到這里之后才發現,這里的每件絞胎瓷作品都是精品,而這些精品之作竟然出自于一位年齡僅有30多歲的小伙子張燕林之手,真是難以置信。”   張燕林,男,1978年出生于淶水縣趙各莊趙各莊村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條件不是太好,但當時還算可以。張燕林從小就喜歡陶瓷藝術,十幾歲時就能用泥捏出不同形狀小作品,他對藝術的愛好得到了父母地支持,初中畢業后,他沒有繼續學業,而是隨舅父張保軍學習絞胎瓷藝術。
   
    張保軍1986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陶瓷系,畢業后潛心研究絞胎瓷藝術,是近代中國史上研究絞胎瓷藝術的第一人。經過10幾年潛心研究,不僅把我國這一古陶瓷品種重新開發成功,還將其拓展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使絞胎瓷這一失傳近千年的古老藝術重現天日。張老是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清華大學和河北大學的客座教授,現在仍致力研究開發新產品、新工藝。
絞胎瓷是陶瓷產品的一種,我國陶瓷品種繁多,陶瓷制作工藝也各不相同,彩繪裝飾、雕刻、鏤空、捏制、圓塑等成型工藝使陶瓷制品千變萬化。同時在燒制過程中由于火焰、火候、火溫的不同而再次使釉料色彩發生改變。
   
    我國陶瓷器制源遠流長,到唐朝時期,由于國力強盛,文化繁榮,便出現了世界著名的唐三彩和絞胎瓷,其中絞胎瓷是中國鞏義窯與當陽峪窯窯工發明創造的,是世界陶瓷之林的神奇之花。絞胎瓷藝術從唐朝開始,到宋朝發展的巔峰,但由于絞胎瓷工藝復雜、制作難度大,產品成品率低等因素,在當時絞胎瓷產品的生產規模和數量均受到了限制。隨著歷史的變遷,元朝從昌盛走向衰亡,這種古老而神奇的絞胎瓷藝術逐漸失傳。
   
    張燕林是張保軍大師的親傳弟子,1994年才剛剛16歲的他便跟隨舅父張保軍學藝。由于對絞胎瓷藝術充滿神奇感,再加之他從小就喜歡捏泥人、泥土瓶等小工藝品,對藝術的渴望和追求,讓這個未成年的孩子倍加努力,冬天氣溫底,他的手被凍得從劇痛到麻木,夏天溫度高,腋下和胸部都長出了痱子,其癢無比,盡管非常辛苦,但并沒能阻擋對藝術的追求。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晃16年過去了,也就是這16年,讓他嫻熟地掌握了絞胎瓷的選泥、配料、調色、制作花型、絞揉拉坯、修坯控溫、上光等各個制作工藝,其作品不僅完全達到了絞胎瓷工藝制作的頂級水平,而且還彰顯了自己的風格和特點。
   
    2010年張燕琳回到淶水,租下了淶陽路邊上的一個二層小樓,創辦了燕林膠胎工作室,并注冊了北京拿云膠胎陶瓷藝術有限公司。初見張燕林,還是在今年5月份一次朋友聚會的飯桌上,他個頭不高,圓臉寸頭,隨年齡不大,卻顯得非常沉穩,言談舉止透著一股子的藝術氣息。
   
    那一次,他談了一些關于膠胎陶瓷的歷史,由于我是外行,幾乎沒有插上話題。但從他的言談中了解到,他這次回淶水家鄉創業,是因為他通過多次考察發現:一方面淶水的紅土比較鮮艷,在淶水創業可以就地取材,另一方面淶水歷史文化悠久,有科學巨匠祖沖之故里,音樂始祖伶倫鑄鈡的遺址,有燕王掃北的歷史傳說,還有音樂活化石高洛古樂等厚重的歷史文化。
   
    在淶水發展絞胎瓷,可以將這些文化要素融入其中,豐富絞胎瓷這一古老的藝術作品文化內涵。
   
    那次見面之后,由于各自工作原因,我們幾乎沒有再見過面,但通過那次交談后讓我也對絞胎瓷充滿了興趣。10月20日,正是周六,這天事情相對較少,我便來到他的工作室參觀,正逢北京客人購買他的產品。待交易完成后,我便向他開始深入了解絞胎瓷這一古老的陶瓷生產藝術。
   他是個豁達、開朗的小伙子,一說起絞胎瓷,他的談吐、他的專業素養一下子將我們帶入了絞胎瓷的世界里,不能自拔。絞胎瓷的膠是擰扭、揉搓、攪拌、擠壓;胎是初級源本狀態、器物的粗坯,所謂的絞胎瓷是利用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陶瓷泥料揉和在一起,然后經過拉坯成型、修坯、干燥、入室、焙燒等多項工序制成,它與普通陶瓷區別在于,普通陶瓷都是在坯胎成型后,在其表面利用施釉、繪畫、雕刻、黏貼等方法,達到裝飾美化或藝術創作的價值,其色澤花紋溢于表面。而膠胎則是在坯胎成型前,利用不同顏色的陶瓷泥料揉在一起,然后在成型過程中使其花紋圖案充分展開,質內外顏色一致,圖案相同。
   
    他介紹說,目前中國膠胎分為傳統膠胎和現代膠胎兩種,傳統膠胎只能生產木紋或行云流水之類的圖案,圖案較少,偶然性大,難以控制,其制品的花紋幾乎相同,色彩也只有二三種,無法融入和實現作者的藝術構思和夢想。現代膠胎可按感悟、想象圖案色澤去控制操作,色彩和花紋上百種。據現有公布的資料統計,目前世界范圍內收藏了中國唐、宋、元不同時期的絞胎瓷有34件,民間收藏的古絞胎瓷因無法統計而數字不詳,古絞胎瓷堪為罕見奇缺之物。
   
    在燕林工作室,筆者看到這里陳列了有300多件絞胎瓷作品,既有傳統絞胎瓷碗、罐,幸福尊、加利尊等10幾個品種的作品,也有現代膠胎瓷異彩緣、嬌然若夢等近100個新品種。特別是嬌然若夢作品,把現代審美情趣和藝術設計融入其中,紅、黃、綠、藍等300多個色塊表里如一,花紋圖案優美大方,點、線、面、光度、色彩等工藝流程完美,是絞胎瓷作品中的精品。
   
    在談到未來的想法時,張燕林說:“他要像舅舅張保軍學習,如果說舅舅是挖掘絞胎瓷陶瓷的一代宗師,他希望自己將來能成傳承絞胎瓷藝術的大師。”張燕林的絞胎瓷工作室剛剛成立兩年多時間,卻研究開發出了近100種新產品,絞胎瓷屏風,遠山近景,奇石怪峰被很多人購買收藏,其中絞胎瓷三寶(筆筒、筆洗、硯臺)已獲三項國家專利。
   
    男兒當自強。但愿絞胎瓷這一失傳近千年的古老藝術之花,通過像張燕林這樣一些好男兒的努力,中國絞胎瓷藝術真正成為綻放于世界藝術之林的一朵奇葩。【原標題:張燕林和他的絞胎瓷藝術】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共淶水縣委宣傳部 作者:楊志民2012-10-2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