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蛋殼陶高柄杯
新華網鄭州10月18日電 (楊帆) 河南省沁陽市山王莊鎮盆窯村制陶藝人王正成,經過多年潛心研究,近日成功燒制出龍山黑陶精品--蛋殼陶高柄杯。
蛋殼陶高柄杯因陶胎薄如蛋殼而被稱為“蛋殼陶”,杯體厚度一般在0.2毫米至1毫米之間, 是龍山文化時期制陶藝術的最高代表,曾在許多大型墓葬中出土。
沁陽市山王莊鎮盆窯村有1000多年的制陶歷史,該村燒制的陶器在唐代時被武則天欽點為貢品,清代時被選作皇宮和頤和園的用品。
今年54歲的王正成是目前盆窯村惟一從事制陶業的村民。他從16歲起開始學習黑陶燒制技術,熟練掌握了黑陶燒制工藝。他燒制的黑陶不但繼承了龍山黑陶“黑如漆,明如鏡,薄如紙,硬如瓷”的傳統工藝,又吸收了紅陶、白陶的精華,應用了堆塑、浮雕、貼花、鏤空等多種技術,曾經成功燒制了高達2.5米的巨型黑陶貼花八仙寶瓶。近年來,王正成潛心研究龍山黑陶的瑰寶--蛋殼陶高柄杯的燒制工藝,查閱了大量制陶典籍,走訪了許多同行前輩,經過無數次的拉坯、塑型、雕刻、成型、煅燒,終于燒制出蛋殼陶高柄杯成品。
該蛋殼陶高柄杯高25厘米,杯口直徑8厘米,杯底直徑4厘米,杯體最厚處1毫米,最薄處僅0.2毫米,重量僅有75克。(完) 【原標題:河南農民燒制出黑陶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