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腸坂,因其在山間崎嶇纏繞、曲曲彎彎、形似羊腸,故名。羊腸坂南起沁陽市常平村,北抵山西澤州縣碗城村,全長約4公里。這里是太行陘的最險要路段,轄古京洛要道之咽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這里是太行陘的最險要路段,轄古京洛要道之咽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據有關史料記載,公元前497年,孔子游說趙國,曾過羊腸坡。公元前262年,秦將白起伐韓之野王,在野王屯兵期間,曾使人經羊腸坡至趙施“離間計”;公元206年,曹操北征叛將高干,路過羊腸坡適逢大雪,面對軍旅生活的艱辛感慨萬千,寫下著名詩篇《苦寒行》,羊腸坡也由此更名為羊腸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