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至15日,焦作沁陽市舉辦了中華弟子規夏令營。據主辦方說,原計劃招收30個至50個孩子,結果開班時是400多個學員。有陪同前來的家長反映,他們希望“拉回”那些對家庭或道德有“背離”的孩子。《弟子規》果真能引來“弟子歸”嗎?
《弟子規》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本啟蒙讀物。但凡屬于傳統文化,就會與當代文明既有聯系,又有距離,例如,《弟子規》倡導“首孝悌”,即要孝順父母、善待兄長。做人先從家內(孝悌)入手,再擴大到愛眾,這個序列是對的。但如何孝順父母?《弟子規》又說,“對尊長,勿見能”,意思是對年長者,不要顯示出自己的才能。如果年輕人有創造性的真知灼見,不敢直接、及時地表達出來,就有壓抑創造性的可能。再如,“事雖小,勿擅為”,如果連一件小事都必須報告大人、不能擅自做主,那么他的獨立思考、不斷開拓的品質如何培養?因此,我們對《弟子規》和傳統文化,必須“擇善而從”。
再說夏令營。夏令營的特點是讓參加者從有關活動中寓學習于娛樂。江西婺源一位教師說,她觀察到一個參加傳統文化夏令營的女孩不愿和母親同住的細節,發現如何走進孩子的內心應是夏令營的主要設計。據悉,沁陽市中華弟子規夏令營除了講授《弟子規》外,還設計了軍訓、內務管理、親情晚會、體驗孕育不易等活動,但如何通過更多的互動,讓孩子們自覺、快樂而不是被動、壓抑地“孝順”和“回歸”親情,還需要做進一步的開拓。
《弟子規》夏令營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對接。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字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價值多元化交匯的時代,短短十來天的夏令營,充其量只是一個教育的契機,對孩子的教育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更多的教育需要寄望于平常的家庭、學校和社會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舉辦弟子規一類的傳統文化夏令營,據此努力做好“營”中的創意設計、“營”外的配套建設,才能迎來“弟子”的真正“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