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老胡家的院落與其他農戶家并無二致。
順著菜地中間的小路步入堂屋,掀開門簾,卻讓記者一陣驚訝:三十見方的屋內,被橫豎擺放的兩個大畫案塞滿,畫案中間,兩張宣紙上的顏料尚未干透,散發著淡淡的墨香,畫案四周的墻壁上懸掛了一圈農民畫,畫中或孩童嬉戲,或耄耋老人悠閑品茶,或夫妻河中放鴨,色彩艷麗,筆法夸張,均透出淳樸、和諧的農村生活場景。
“看看這幅畫,去年8月在全國農民畫展中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評為優秀獎,我給起名為《呱呱叫的日子》。”提起這幅畫,老胡一臉的自豪,不經意間道出了創作的初衷,“去年俺們鄰村一個娃兒在外打工領回來個城里媳婦,還在自家門口辦起了養殖場,成為養殖能手,我就是比照他們的日子畫的這幅畫兒”。
記者仔細看時才發現,一平方米的畫作上,一個身穿紅色連衣裙、腳蹬高跟鞋的摩登女郎,手持長長的竹竿趕著河中成群的鴨子,身旁一個腳蹬布鞋的農家小伙席地而坐,幸福地吹著嗩吶。
“就是這幅畫讓俺家多賺了一萬多塊錢吶。”老胡介紹,此幅畫兒被當地的農民畫經紀人看好,前后復制了一百多幅,每幅能賣一百多元。
當記者問賣畫每年能賺多少錢時,老胡含蓄地伸出三個指頭小聲說:“三萬!”
老胡還說,家里的七畝多地,有五畝地都包給了村里的種糧大戶,留下二畝多地自己種糧吃。“閑下來的時間都在畫畫”。
讓老胡頗為驕傲的是,小兒子胡浩生跟隨他長期從事農民畫創作,已經將其畫技全部學到手,且“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胡浩生的代表作品《好日子》、《親民總理》等多次參加國內展覽并獲獎。
與老胡家有所不同的是,吳城鎮板張村二組的張新亮,在嘗到農民畫帶來的“甜頭”后,干脆將家里的七畝多地全部流轉給種糧戶,做起了專職“畫家”,閑暇之余與媳婦共同經營村辦幼兒園,年收入達十萬元左右。
目前,在舞陽縣出臺的相關政策的促動下,像老胡和張新亮這樣吃“文化飯”的農民也越來越多。按照當地村民的話講:“富了腦袋,鼓了錢袋,兩全齊美!”
B
傳統文化締造“畫鄉名片”
“舞陽農民畫這一稱謂源于上世紀50年代,承襲了傳統民間美術的精華。”舞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張杰民介紹說,“如同中國戲劇‘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重情緒而不是自然主義的模仿和再現,重意境而不求表象的逼真。”
他認為,農民畫的獨特之處在于農民按照自己的美感意象運用色彩,追求艷麗、強烈的效果,以夸張的手法描繪農村的新生活、新氣象。發展至今,這些散發著泥土芬芳、源自農民生活的“草根畫作”已登入“高雅之堂”。
早在1988年,舞陽縣就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2009年12月,41幅舞陽農民畫作為“中原文化寶島行”河南民俗藝術農民畫專展,在臺灣展出時收到了良好反響。2010年7月,在“農民畫時代·時代畫農民”全國農民繪畫展中,舞陽農民畫有8幅作品入展,舞陽縣被列為全國十個有代表性的畫鄉之一。
在舞陽縣畫院展覽大廳里,記者看到一幅幅當地農民的畫作被精心裝裱后貼上標簽懸掛起來,標簽上注有農民畫家的簡介和作品的介紹,這里匯聚著縣內眾多農民畫家的“代表作”以及獲獎作品,一些慕名參觀者在這里現場將畫作“拍走”。
“要把農民畫傳承、發揚開來,市場化是最為重要的手段之一。”當天下午一點左右,舞陽縣委宣傳部部長楊瑞接受記者采訪時,因忙于指導農民畫衍生產品開發工作,這位年輕的部長還沒來得及吃午飯。
“沒有與市場形成有效對接是舞陽農民畫未來發展面臨的最大瓶頸。”楊瑞說,今后一個階段面臨著大量的工作要做:一是根據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一體兩翼”工作思路,加強農民畫產業基地建設;二是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力度,提升整體創作水平,提倡現有農民畫家以“師帶徒”的傳藝方式,精心培養創作人才,扶持創建農民畫創作專業村,不斷壯大人才創作隊伍規模;三是開拓市場,加大與農民畫相關的衍生產品開發力度,比如刻有農民畫的活性炭筆筒、茶具、玩具等;四是加大對農民畫的宣傳力度,提升農民畫的知名度,將農民畫打造成為漯河乃至河南省的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
目前,如何使農民畫迎合、融入市場,進而形成富民產業,正是舞陽縣在文化產業領域考慮的首要問題。
搶抓機遇打造富民產業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要發揮人民群眾文化創造積極性,在全社會營造鼓勵文化創造的良好氛圍,讓蘊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創造活力得到充分發揮。
“十七屆六中全會的召開,為全縣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也為文化產業發展理清了脈絡。”舞陽縣委書記秦建忠對此感受頗深。
他說,全縣將利用“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優勢,健全農民畫市場營銷機制,做大做強舞陽“農民畫”品牌。
而事實上,為推動農民畫的發展,舞陽縣早在2010年9月就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舞陽農民畫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要把農民畫發展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列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把農民畫發展作為有關單位和領導干部政績的重要指標,納入任期目標考核。
據舞陽縣縣長楊慶玖介紹,按照農民畫發展規劃,到2015年,全縣將新培養農民畫創作隊伍達500人以上,其中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農民畫創作骨干作者50人以上,農民畫經紀人30人以上,開發出一批具有較好市場前景的農民畫系列產品。
楊慶玖表示,舞陽縣將積極推進農民畫投資主體多元化,鼓勵社會力量興辦農民畫產業,廣泛吸引社會資金參與農民畫的投資開發。本報記者 仵樹大 通訊員 趙明奇 胡曉慧 文/圖【原標題:“草根畫作”登入“高雅之堂”——探訪“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舞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