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漯河 >> 秀美山水 >> 景區概況 >> 瀏覽漯河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毓秀臺

2016/5/5 16:15:52 點擊數: 【字體:


 
    毓秀臺,位于河南省許昌市許昌縣張潘鎮國家級森林公園上,與辰鐘樓相望,占地面積400平米,高15米,設有60平方米的觀景平臺,在毓秀臺觀景平臺上安放有一尊高達3.2米的銅鼎, 1.4米高的漢白玉護欄環四周鑲嵌。該尊銅鼎直徑2.71米,重達5噸。
 
    毓秀臺,又名天爺廟,位于漢魏故都內城西南隅,現河南省許昌縣張潘鎮東南部,距許昌城 20公里,臺高15米,原占地6畝(現面積略有減少),是漢魏故城遺址在地面的唯一實物遺存。據說,昔日的毓秀臺,臺下布列著數十處豪華的宮殿式古建筑,是漢獻帝祭祀前暫歇的地方。據《漢魏故城圖》載,毓秀臺前有漢御殿,漢獻帝祭天時齋戒沐浴之所,還有神廚,家畜亭等。臺上原天爺殿、東西廂房、天王殿、山門等建筑,四周雕欄玉砌,正中聳立著一處高峻的壇廟,叫玉皇殿,也稱天爺廟。廟頂為圓柱形,廟基為方形,體現了古代的“天圓地方”傳說。從大殿拾級而下,是青磚鋪就的廣場,這里有象征四方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石像,正中矗立的一尊青銅巨鼎,叫“神壇”。廣場兩旁,還有月神臺和雨神臺。毓秀臺下還有個寬八尺,高一丈的地洞。穿過地洞門就是六十階青石甬道,當年天子就是從這里登上臺頂的。這些均已不存。毓秀臺是漢魏故都在地面的唯一實物遺存。具有建筑學、史學、方志學等學術價值。

    毓秀臺原是漢獻帝祭天之所。東漢末年(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迎獻帝自洛陽遷都于此位,此處為漢獻帝祭天之壇。每逢節日大典,臺上百官登壇祭天祈禱。該壇歷盡滄桑,毓秀臺的開發修復工程正在進行,重新修復了通臺臺階山門及東廂房。
 
    據說,公元220年春天,漢獻帝在毓秀臺祈天的時候,突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烏云遮天,伸手不見五指,嚇得漢獻帝渾身顫抖。曹操手下的近臣就利用這一自然現象,大造“漢室氣數已盡,魏國當興”的輿論,從而,摧毀了漢獻帝那“奉天神以固漢室,假天命以固皇威”的精神支柱,25年來漢獻帝毓秀臺祈神之心機終將枉費。在這年十月,曹丕代漢而立,漢獻帝到修武縣當了山陽公,時年四十歲。
現在的毓秀臺已經成為三國漢魏故都著名旅游景點,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慕名而來。毓秀臺周圍有很多古老的村莊:東有盆李、城角徐,南有城南董、胡廟,西有古城、營王、張潘鎮,北有焦莊、木鄉董、城后董、城后徐、老關趙。這里有濃厚的三國文化氛圍,民風淳樸。每年的正月初九有大型廟會----天爺廟會,由于此時正值春節且為農閑時節,所以廟會異常熱鬧,每逢廟會將有臺戲,扭秧歌,挑花籃,玩花燈,舞龍獅等民間文藝表演。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金太子墓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