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云,1986年冬天,耕牛發瘋,拉傷了養母李玉萍,12歲的胡彩麗開始照顧養母,用煤油爐做飯,給媽媽洗頭、擦身子,騙媽媽吃雞蛋,自己從不舍得吃……在醫院治療和胡彩麗的精心護理下,她的養母數月后漸漸康復。
打工收入孝敬四老
1988年,胡彩麗正讀初二,偶然聽到兩個同學議論,說她不是父母親生的。
但胡彩麗怕傷了父母的心,一直沒問父母這個問題。直到那年除夕,養父對她說:“你已經15歲了,是該把真相說給你聽了,你是我們抱養的孩子……大年初二就領你去認親生父母……”養父母帶她去親生父母家認了親,從此兩家關系更親密了。
初中畢業后,為減輕家中負擔,胡彩麗去廣東打工。數年打工中,她除留下很少的生活費外,收入全部寄回家孝敬4位父母。
借貸也為婆婆治病
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提親的人不少,但胡彩麗提出的首要條件是接受她的身世,并和她一起贍養養父母、親爹娘和未來的公公婆婆。李衛華欣然接受后,兩人結了婚。
婚后,小兩口在離3個家庭都較近的老窩鎮開了一間燃具店,一來掙錢,二來方便照顧老人。
好日子不長,2002年,婆婆楊桂花被查出患有癌癥。胡彩麗開始四處借債,并日夜守護在婆婆病床前,直到婆婆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公爹再婚她是媒人
親手操辦了婆婆的后事,胡彩麗感到公爹變得少言寡語了。
胡彩麗就和丈夫商量,再給公爹找個伴。為此,胡彩麗先后跑了1500多公里,終于給公爹找到了現在的老伴。對待生身父母,胡彩麗也很孝順。生母常年患肺氣管病,她帶著生母到處看醫生。
愿望
欲讓更多老人享福
胡彩麗說,她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能掙點兒錢建個養老院,到時候把3個家庭的父母接到一塊兒,成立個熱熱鬧鬧的大家庭,同時也能讓社會上其他的老人進來享享福。
她愛老敬老的事跡,感動了很多人。近年來,她先后獲得全國“身邊好人”、全國“孝老愛親好人”、河南省“十大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線索提供 劉先生【原標題:照顧七父母 孝舉動天下——漯河市民胡彩麗獲“全國十大孝老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