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彩麗是一個平凡的女人,十幾年來無微不至的關照著六位老人,以一顆感恩的心,溫暖著三個家庭,如今她還想辦個養老院,給更多老人一個幸福的晚年。”一幕幕感人的事跡在會場的熒屏上回放,一個個感人的場景令社會各界感動不已。
胡彩麗1975年出生在商水縣潭莊鎮張老村,由于家里沒有能力撫養,父母把她送給召陵區老窩鎮寇營村一位民辦教師養活。15歲時,淳樸仁厚的養父母帶她去親生父母家認了親;19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她相親的首要標準就是對方要和她一起贍養父母、養父母4位老人;30歲,她幾經周折為喪偶的公公找到一個伴兒,使老人重新找回人生的春天……十幾年來,她無微不至地關照著六位老人,以一顆感恩心溫暖著三個家庭,用樸實的行動譜寫了一曲人間大愛。
鄉親們提起胡彩麗都贊不絕口:“四里八鄉的人沒有不被她感動的,她真是個難得的孝順閨女、孝順媳婦!” 胡彩麗“孝老愛親”的感人事跡,深深地感動著一方父老鄉親。《中國文明網》《中國婦女報》《河南日報》(農村版)《漯河日報》、漯河電視臺、漯河有線電視臺等多家媒體予以宣傳報道。胡彩麗先后榮獲漯河市“十佳市民”、首屆“感動漯河十大孝子”、感動漯河十大人物、全國“孝老愛親好人”等系列榮譽稱號。
郾城區龍城鎮第二中學教師王金木有著蒼涼而又悲壯的身世,其人生平凡而富于傳奇。憑著幾十年信守對妻子兒女的愛,王金木連續30年照顧癱瘓在床大小便失禁的妻子,連續10年照顧精神失常的女兒,連續20年拉扯兩個兒子成人……同時王金木憑著幾十年對教育事業的執著,在家庭與事業的沖撞中,奏出了和諧的樂章,鑄就了輝煌的人生。他曾19次獲得市、縣、鄉教學工作優秀獎項,也曾獲得省、市、縣“師德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行業明星”、“最受歡迎教師”、“師德標兵”等稱號,曾受到省委、教育廳領導的接見,11次被《河南日報》、《教育時報》、《漯河日報》和市、區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做專題報道。他還多次受邀在全市各地做事跡報告。
直到今天,王金木的身影還在妻子的床前和學校的課堂間奔走。他的故事,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傳頌。【原標題:漯河市民胡彩麗、王金木榮獲全國“身邊好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