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漯河人,應知漯河事。身為教師,更應如此。”這是一名教師的觀點。在業余時間,他騎著自行車,探訪了漯河40多處名勝古跡,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記錄下漯河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現狀,一方面做成課件,讓班里的學生熟知漯河;另一方面,將所見所聞發布到微博上,讓全國人民都了解漯河的名勝古跡,了解漯河深厚的文化底蘊。他就是漯河三中語文教師歐陽鵬。
業余時間用相機記錄漯河古跡
歐陽鵬今年38歲,老家在許昌,1992年底定居漯河,用他的話說,漯河是他的第二故鄉。學生時代,他就曾到過許多漯河的古跡,由于當時條件不行,沒有相機,所有的影像只能保存在記憶之中。“當我面對眼前一段段殘垣,一片片古碑,搖曳著枯草的房檐時,一種歷史的蒼桑感由然而生,我對歷史方面獨特的興趣就從這時開始。所以一個人想要對什么感興趣,最好的辦法是走近它,了解了它,才能熱愛它。”歐陽鵬說。
從此之后,每到一地,他總喜歡從歷史的角度去認識、打量這一處古跡。大學時期,歐陽鵬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歷史專業。
每到一個城市,歐陽鵬便會不由自主地打聽當地的名勝古跡,到有濃重歷史味兒的地方去探究歷史,來到漯河后也不例外。1993年初,他打聽到的第一個點兒是許慎墓。在一個周末,他騎上一輛破自行車,按照提前打聽好的路線,直奔許慎墓而去。
“我歷盡千辛萬苦才找到許慎墓,沒想到四周都是麥田,很荒涼,僅有柏樹掩映下的一個黃土堆,墓前僅存三通清代墓碑,這就是字圣許慎的墓碑呀!”歐陽鵬老師說,“一個城市的發展需要一定的文化作底蘊,現在的許慎墓重新整修后,變成了許慎文化園,厚重了許多,可以讓人們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字圣許慎,這是可喜的。”
“其實,真正開始記錄漯河名勝古跡是從2005年底開始的。”歐陽鵬說。他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探訪了40多處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拍攝了近900張圖片,足跡遍及漯河三區兩縣,并在自行車上安裝了碼表,碼表顯示已行程2萬多公里。
2005年以來,他陸續探訪了人們熟悉的小商橋、賈湖遺址、受禪臺、三絕碑等,以及不為人所知的古跡,諸如位于舞陽縣的狄青冢、紙坊古墓、東不羹古城遺址、樊噲墓等。
酷愛歷史是最大的動力
幾年來,歐陽鵬在探訪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但酷愛歷史的他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反而更加激勵他要走遍漯河所有名勝古跡。“每次出行最大的困難是不知到古跡的具體方位。我所找到的資料很多都只說在哪個鄉,有些詳細提到了在哪個村,但這個村莊在地圖上找不到,一路上只能邊走邊問。有的古跡所在位置根本沒有路,非常難找。”歐陽鵬說。
歐陽鵬說,有一次,在探訪郾城區李集鄉太子墓時,感覺已經找到地方了,但就是不見其蹤跡。他便詢問正在田里干活兒的老農。老農放下手中的農活兒義務為歐陽鵬做起了導游,不僅領著他找到了太子墓,意外的是老農還領他參觀了沒有幾個人知道的磕腳臺及呂氏祠堂。“他給我講他所知道的往事、傳說及他小時候見到的高大奇偉的墓冢。如果不是他,我哪里會知道眼前那極不起眼的小土堆竟是一處古跡。村民太熱情、太淳樸了!”每想到這些,歐陽鵬便感到很欣慰。
做成課件讓學生熟知漯河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歐陽鵬的人生字典里,沒有勞累辛苦之說。他認為,選擇自己喜歡的,便不會感到辛苦。
歐陽鵬說,身為漯河人,應知漯河事。身為教師,做好了這件事,不僅能讓學生更了解家鄉,而且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人民,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他每到一處,便拍攝無數張不同角度的照片,有碑文的,還將碑文拍下來,回來后再打印出來;只有簡介的,回來就翻閱大量的文史資料,有時候還到檔案館查資料,最后整理成詳細的文字材料。這些資料包括每一處古跡的構造、年代、傳說故事、修繕以及歷史貢獻等,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整理成冊,做成課件,讓學生們熟知漯河古跡。此外,他還將所到之處寫成游記或感悟,對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跡寫導游詞等。
漯河三中七(二)班學生趙冉說:“看了歐陽老師做的課件,我才知道漯河竟然有這么多古跡,他的細致講解讓我受益匪淺,以后我一定會在業余時間去走走看看。”
在微博上宣傳漯河古跡
“跨越千年,凡是還能留到今天的,都是古人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我們不僅要盡保護義務,還要宣傳它們,不能讓它們‘養在深閨人不知’。除此以外,我們還要開發利用它們,該整修的整修,增其舊制,該復原的復原,還以本來面目,讓它們早日成為我們漯河的驕傲。”歐陽鵬說。
據他了解,漯河市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約有80處,目前他已經探訪了40多處。歐陽鵬在網上查找資料時發現,除政府網站有一部分漯河名勝古跡資料外,在網上關于漯河人文歷史方面的資料很少。于是,他便有了一個想法:將這些照片和文字全部發到自己的微博上,讓外地人也能了解漯河的名勝古跡。
在課余時間,歐陽鵬花費了大量精力,陸續將漯河古跡的資料發到網上。看到網友給他的留言,歐陽鵬信心倍增。“以后我還會在業余時間尋訪其余的景點,早日完成心愿,把珍貴的漯河美景獻給大家。”歐陽鵬說。
歐陽鵬說:“只要制作成精美的論壇網頁,讓世人打開博客,就能熟知漯河,欣賞到漯河的名勝古跡,就感覺辛苦沒有白費,心里非常高興、非常欣慰。”記者:克勤 范斌 通訊員:劉偉【原標題:漯河三中語文教師歐陽鵬在個人微博上宣傳漯河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