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兩千年歷史的民間藝術——剪紙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我作為剪紙傳人,不傳下去太可惜了。我想從娃娃抓起,把這一民間藝術發揚光大。”昨日,首批被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批準命名的“河南省民間工藝美術家”、 我市第五代剪紙傳人常桂蓮向記者表達了收徒的愿望,想把自己的剪紙手藝傳下去。
常桂蓮出生于剪紙世家,自幼跟隨家人學習祖傳的剪紙技藝,現任省、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理事。近年來,她將剪紙藝術不斷發展創新,并經常活躍在我市文化活動現場,她剪的一幅幅漂亮的剪紙畫經常在活動現場引起群眾濃厚興趣。
但常桂蓮也有自己的苦惱:“學剪紙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需要堅持和耐心,最重要的是要發自內心地愛它。”她告訴記者,剪紙作為民族傳統藝術后繼乏人,為弘揚普及剪紙藝術,她想從娃娃抓起,和漯河日報社小記者團聯合面向社會招收一批愛好剪紙藝術、年齡最好在8歲以上的中小學生來傳承這一藝術,學藝者利用每周六上午集中學習半天即可(活動詳情請看今日本報09版)。
談起與漯河日報社小記者團合作的前景,常桂蓮充滿信心。她表示愿意利用學生課余時間手把手地教他們剪紙。“我作為我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有責任也有義務將剪紙藝術傳下去。”常桂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