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漯河 >> 文化遺產 >> 文遺學術專欄 >> 瀏覽漯河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現代民間繪畫的演進及今后發展的思考(2)

2013/10/22 11:13:09 點擊數: 【字體:

   四、傳承與堅守

   傳承民間藝術優秀傳統,堅守質樸純真的鄉土本色和現代藝術氣息,就是堅守現代民間繪畫的藝術個性,就是堅守存在的價值。

   1、現代民間繪畫的民間性

   民間藝術是現代民間繪畫之本源,深入認識和研究民間美術無疑是重要課題。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喧囂的城市生活使人的精神疲憊、枯躁和厭倦,因而產生了對田園牧歌式的恬靜、淳樸的眷戀情懷。文化心態的變化,社會審美心理上對單一寫實模式的逆反,產生了對民族民間藝術傳統的尋根與回歸。這種傾向不僅是地域性的、中國的,也是世界性的,F代民間繪畫的創作受民間藝術、民間審美理想的耳濡目染,潛移然化,在情感上最貼近廣大農民,在審美意識上、在審美創造上的純真、樸實、厚重是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堅守現代民間繪畫質樸純真的藝術本色是其發展過程中的第一要務。李可染有句名言,“ 以最大的功夫打進去,以最大的勇氣打出來”,同樣適用于現代民間繪畫創作。“打進去”就是要對民間美術深入剖析、研究透徹;“打出來”就是通過“消化吸收”,真正把民間美術、民間文化的良質融入創作之中。

   現代民間繪畫借鑒或移植了傳統民間美術的審美經驗,保留民間美術的審美趣味,排除民間美術中的實用性,從剪紙、繡花、雕刻、繪畫等等諸多民間美術的形式構成、造型方法、色彩處理中廣泛汲取營養,并對傳統民間美術的藝術思維方式、審美觀念、藝術思想等內在因素進行深層次的開掘,變換載體,把傳統民間藝術這一寶貴資源,溶進繪畫創作中來,從而具有鄉土特色和民間意味,呈現出與主流藝術——學院派繪畫不同的藝術面貌。又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信仰崇拜、倫理道德、審美心理、思維模式、行為模式等要素之間的差異,所以民間美術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個性差別,從形式到內容無不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及審美訴求。現代民間繪畫是傳統民間美術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傳承和再生。傳承和再生,應當是民間美術存在的規律。如不傳承,就失去了傳統;如不再生,就會消亡。

   2、現代民間繪畫的現代性

   農民畫現今被稱之為現代民間繪畫,是因為她雖植根于民間美術沃土,但并不是原生性民間美術原形的再現與古老傳統的翻版,而是現代意識與民間美術有機的融匯、結合。首先,現代文化背景,必然影響到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每個社會成員。民間畫家的思想、意識、觀念,必然打上現代文化的烙印。尤其是屬于主流文化層的輔導者、研究者的介入,在弘揚民間美術傳統時,很自然地會發現民間美術傳統基因中的許多藝術現象,與現代藝術潮流有著共同的交叉點,并對現代藝術觀念中的優秀成分自覺地、有意識地吸收融合。

   西方現代藝術一百多年來,不僅體現為對傳統表現方法和形式的反叛,更是對于傳統藝術形式和種類的創新,F代生活最大的危險就是商品經濟日益滲透下的人性的麻木。而現代藝術就是要以獨特的方式打破常規,顛覆固有結構,讓人得到精神上的自由,F代民間繪畫不受學院派“造型法則”的禁錮,給予作者自由弛騁的廣闊天地,這是人性的解放、精神的解放、個性的解放、創造性的解放。“西方現代藝術雖然是西方繪畫體系的一個發展階段,但它又是世界性的現代觀念的產物,包含有相當程度的普遍意義”⑨。從這個視點上觀照中國農民畫,我們不難發現,風行世界一百多年的西方現代派繪畫,反對理性的壓抑,重視直覺和潛意識活動的作用以及內心世界的表達,強調表現主觀精神、主觀感受和主觀激情,與中國民間美術的審美訴求及其“內視心象”的造型方法多么相似相近。當西方評論家驚嘆中國農民畫家是東方的畢加索、馬蒂斯時,我們還要看到:這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寶藏的當代價值體現,而不是西方文化這種外來因素在中國本土上的殖民擴張,F代民間繪畫在輔導介入的自覺下、或者接受傳統影響的不自覺下,以民間藝術語言形式表現現實生活的同時彰顯現代主義元素,重意境不是自然主義的模仿和再現,重情緒不求表象的逼真;直覺高于邏輯,體驗大于知解,價值高于法則,感情大于理性。從而使作品既具有“民間性”又具有“現代性”,既保持著鮮明的民族民間藝術審美特征,又契合現代審美潮流,呈現出一定的現代意識。

   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不同于西方現代派。其本質的原因在于現代派是從學院派派生而來的,現代民間繪畫是從傳統的民間藝術沃土中萌生和成長起來的,是中華民族傳統審美經驗的繼承和延伸,這是現代民間繪畫的根。因而,在保留傳統民間藝術特色的同時,從表現現實生活出發,對現代主義的任何流派的融匯汲取都不可能使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異化”。

   蟬變與升華

   現代民間繪畫最寶貴的價值就在于它是文化創新的產物。當今時代日新月異,我們應以新的視點、站在新的高度,用科學發展的眼光來觀照、研究、探索現代民間繪畫今后的發展方向。在繼續做好普及工作,發掘群眾中蘊藏的藝術創造力,為鄉村的文化建設發揮作用的基礎上,更為重要的是在傳承與堅守中,從藝術層面上努力實現蟬蛻龍變的升華。

   1.走出誤區,建立自信

   要走出把現代民間繪畫限定于低層次的認識誤區,像兒童畫一樣代代產生,但永遠長不大。應當從藝術高度、從時代高度、作為一個新的畫種來審視、研究、培育和發展它。尤其是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進程、戶籍制度的改變、人口流動的頻繁和全民族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農民和城市人、文化人的界限逐漸模糊,大學生回鄉務農、大學生當村官,又怎樣界定他是農民或是知識分子?作者隊伍的變化和水平素質的提高,必將為現代民間繪畫的第三次升華提供可能。

   現代民間繪畫五十余年來盡管博得許多贊譽,但至今仍被列為“另類”。這也難怪,主要是自己還未“長大成人”,還沒有拿出一批驚世駭俗的偉大作品。如果把中國畫比做一位白發皓首的學者,現代民間繪畫還是一個幼稚的學童。現代民間繪畫雖然脫胎于原生性民間藝術,但已不是其原貌。它雖接受主流文化的影響,但又與之截然不同。它的藝術思維方式、審美觀念、藝術思想、造型手段等等方面已經形成一個系統,是一個新的藝術領域,猶如鄉音濃重的方言。試想,能用普通話講出大道理,難道用方言就不能講出大道理了嗎?許多主流藝術門類何嘗不是由民間發展而來?再如,一曲民歌小調“茉莉花”,能夠成為洪鐘大呂的交響樂登上世界最高音樂殿堂,而現代民間繪畫為什么不可以用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而產生巨制大作呢?所以,現代民間繪畫的作者,或它的輔導者、研究者當有足夠的自信。同時吁請美術界的領導專家權威予以更多關注。

   2、群體與個體

   現代民間繪畫發展至今,都是以群體面貌出現。作為主流文化的中國畫的發展歷經近兩千年,西方油畫也有幾百年的發展過程。中國現代民間繪畫至今才五十多年。越是年輕,成長空間越大。應當相信,隨著歷史的進程,現代民間繪畫必將在繼承、創新中實現超越,從群體中凸現個體,產生代表其發展方向的繪畫精英,促使現代民間繪畫不斷成熟、提高、升華 。正像法國畫家盧梭,是一位業余畫家,絲毫不了解正確的素描法,也不了解印象派訣竅,但他誘發了至今不衰的“稚拙畫派”,在法國乃至歐洲興起了追求天真純樸的競賽,從而成為世界美術史上為數不多的大師之一,F代民間繪畫,作為亞民間文化形態的新興畫種,更期望一批優秀的藝術家參與其中,既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同時又保持天真質樸本色,只要藝術方向正確,一定能在多元化的美術格局中高揚起自己的旗幟,真正成為躋身于藝術殿堂的畫種或畫派,在美術史上留下光輝的篇章。    

   3、克服定勢定格

   從事物發展規律和藝術發展規律上看,現代民間繪畫從形式到內容的創新勢在必行,能不能實現不斷升華,將是其能不能長遠生存的天命所在。農民畫第二次升華至今已經過去了30多年,藝術思維的定勢和藝術面貌的定格使得漸漸失去了當年的嶄新視覺。即便是最優秀的重復也會失去藝術感染力。這就要突破僵化性模式,在繼承與創新中超越。

   4、第三次升華的構想

   現代民間繪畫在兩次升華之后,進入新世紀以來面臨著第三次升華的機遇。在堅持三個支點的基礎上,提高文化內涵,提高藝術品位,純化藝術語言。提高文化內涵是第三次升華的關鍵,不僅包含作品的思想深度、意境的營造,還包括對民間藝術傳統的繼承、轉換、運用和對現代藝術觀念的揮發、汲納、融合,是總的文化含量;提高藝術品位,就是樹立精品意識,追求大俗與大雅的統一,大膽嘗試新材料新技法,從表現形式、表現技巧上尋求新突破;純化藝術語言,是與學院派繪畫保持距離、拉開距離,張揚藝術個性,以民間美術特有的語言形式彰顯中華民族民間美術的魅力。因此,扎根民間美術沃土,保持質樸純真、意趣天然的草根特質,努力從形式、內容、技巧上尋求突破,將是現代民間繪畫新時期的發展方向。時代的發展和作者隊伍的變化,將為第三次升華提供可能。現代民間繪畫唯有在繼承民間美術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與超越,才能在多元化的美術格局中真正成長起來。這是一個開宗立派的大事業。如果實現這個構想,創作出一批有鮮明的民間藝術特色,有濃郁的現代藝術氣息,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有精湛的表現技巧的精品力作,才能真正躋身于中國乃至世界藝術之林,實現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王文浩 劉志剛)

  注:

    ①王寧宇《農民畫與中國美術格局》,《中國現代民間繪畫(農民畫)研究》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年,第37頁。

   ②吳彤章《現代民間美術發展中已遇到的幾個問題》,《中國現代民間繪畫  (農民畫)研究》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年,第70頁。

   ③粉碎四人幫之后,當時稱作“第二次解放”。

   ④曹振峰《論現代民間繪畫》,《中國現代民間繪畫選萃》外文出版社,1989年,第11頁。

   ⑤曹振峰《論現代民間繪畫》,《中國現代民間繪畫選萃》外文出版社,1989年,第10頁。

   ⑥郎紹君《論中國農民畫》,《中國現代民間繪畫(農民畫)研究》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年,第5頁。

   ⑦郎紹君《論中國農民畫》,《中國現代民間繪畫(農民畫)研究》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年,第10頁。

   ⑧吳長江《時代呼喚中國氣派的美術創作》,《美術》2008年,第1期,第8頁。

   ⑨潘公凱《關于“綠色繪畫”的略想》,《中國書畫報》2009年,第78期,第三版。
 
   附:作者簡介

   王文浩:男,1941.10生,美術專業大學學歷,副研究館員,舞陽文化館原館長,河南省農民畫研究專家。1958年中學時期就被抽調參加農村壁畫活動。1980年調入文化館從事美術輔導工作,2002退休以后至今仍在致力于農民畫的研究和組織輔導,經歷了農民畫五十多年發展的全過程,是舞陽現代民間繪畫的創始人。著有《繼承.蟬變.升華——現代民間繪畫研究文集》、《現代民間繪畫創作十講》等。曾獲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優秀輔導員、河南省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漯河市優秀共產黨員、感動漯河2011年度十大人物等榮譽稱號。

   劉志剛:男,漢族,1968年生,美術專業本科學歷,高中教師,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成員。作品曾獲第十三屆中國人口文化獎(美術類)。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舞陽農民畫網 2013-7-31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心意拳的創立說法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