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漯河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漯河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漯河市:有個“百姓”村 全村3000多人有111種姓氏

2013/5/18 9:47:22 點擊數: 【字體:

 
    河南文化產業網訊:“漯河市召陵區天橋街辦事處萬莊村,目前全村共有3563人,有111種姓氏。”漯河市民俗專家侯守功告訴記者。

  “在我們村的100多個姓氏中,萬姓人口最多,目前約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二。”昨日,記者走訪了萬莊村黨支部書記萬年青、村委會主任盧翠珍。據他們介紹,除第一大姓“萬姓”獨占鰲頭外,該村50人以上的姓氏還有李、呂、汪、劉、趙、郭等姓,其他姓氏有的二三十人,大部分在10人以下,少數只有一兩人。

  這個“百姓”村是怎么形成的呢?作為《萬莊村志》的主編,今年73歲的侯守功經過多年考證得出結論:該村始于唐代,原名“姜柵”,是軍事人員駐扎地,后因戰亂荒無人煙。明朝洪武年間,萬伯川“叔嫂攜侄”由山西省遷此定居,俗稱“姜柵萬”,后逐漸被稱之為“萬莊”。建村當時,人口不多,姓氏單一。從明代到清朝,直至民國時期,先后有李、汪、呂、趙、劉、郭、婁、張、王、肖等姓陸續遷入,姓氏才逐漸多了起來。

  “你們的父親或爺爺當年是怎么來到這里的?”記者問起萬姓以外的村民,得到的回答大都是“逃難”。第一村民組的古稀老人劉發戶,當年就是坐著父親挑的籮筐來到這里的,他告訴記者:“俺老家在開封杞縣,民國時期經常鬧災荒,老家餓死很多人,父親領著一家人出來逃荒,那年我也就六七歲。”

  解放前,這里貧窮落后,絕大部分人過著“糠菜半年糧”的生活。由于村子緊靠沙河碼頭,前來從事裝卸、搬運者越來越多,因此,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來此謀生,隨之帶來了許多新姓氏,這些姓氏大部分來自附近農村,也有來自周邊的商水、西華、周口、上蔡、西平、郟縣、禹州等縣(市),還有黃河北等地。

  新中國成立后,萬莊人利用地處市郊的有利條件,搞運輸,種蔬菜,生活一天天好起來,遠鄉的女青年羨慕向往,通過聯姻結婚等途徑,新姓氏越來越多。據統計,1979年全村姓氏已有70多種。1980年,村旁新建了小商品批發市場,外地人紛紛前來安家落戶,經商辦企業,一些原來沒有的姓氏也出現在人們面前。最終形成了100多種姓氏,其中包括平時比較罕見的房、索、管、佟、童等姓。

  如今的萬莊村是漯河市著名的小康村,村民經商者很多,年人均收入在漯河市名列前茅。萬莊村村民告訴記者:“我們村不僅姓氏多,還有很多名人,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就是其中之一。”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大河報 2009-09-07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沒有了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