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幅農民畫,活靈活現,描繪出農村的新生活、新氣象;一個個現場特寫,惟妙惟肖,定格鄉村、鄉情。
連日來,《中華兒女報效祖國》、《中國夢·和為貴》、《朝夕奔夢》等多幅舞陽農民畫作品先后在中央和省級主要新聞媒體、期刊雜志、網絡上刊發,散發著鄉間泥土氣息的舞陽農民畫在全國進行了一次集中精彩亮相。
據悉,這是我省首批入圍全國“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的繪畫作品,舞陽縣也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列為全國“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創作基地,共有50余幅該系列的農民畫入圍。
舞陽農民畫何以成了“中國范兒”?
據介紹,該組農民畫鄉土氣息濃郁,承襲了傳統民間美術的精華,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從上世紀50年代舞陽縣成為全省聞名的“壁畫縣”,到上世紀60年代全省范圍內普及群眾文化活動、輔導群眾文藝創作,這些特殊的時代境遇,為舞陽農民畫的生存、發展提供了條件。特別是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舞陽農民畫日趨成熟,先后被列入“河南省首批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保護名錄和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在我省及全國性活動中連獲大獎,展示了獨特魅力。
舞陽農民畫,單幅來看,展示的是農耕勞作的樸實場景;連起來看,就是一幅農民生活、農村文化的立體畫卷,富有濃郁的時代特色。此次入選的畫作,均出自農民之手,以樸實的手法描繪基層農村的新生活、新氣象,充分詮釋了“中國精神、中國形象、中國文化、中國表達”。
與此同時,漯河市、舞陽縣把加快農民畫發展作為重要工作來抓,持續加大扶持力度。該縣專門成立了舞陽農民畫院和河南省舞陽農民畫創作基地,把農民畫院納入事業編制,實施縣財政全供,并公開選拔了3名工作人員充實到該畫院。
畫院和基地堅持舉行每月一次農民畫畫友會、一季度一次農民畫作品研討會、半年一次農民畫工作推進會、每年一屆農民畫大獎賽,進行農民畫創作、培訓、交流、展示等活動,以激勵畫家的創作積極性,提升畫家的創作水平。去年以來,全縣先后有10名畫家成為市美協會員,3名畫家成為省美協會員。
與此同時,舞陽縣還積極搞好市場對接,努力探索農民畫產業化發展的新路徑。通過加大農民畫衍生產品的開發力度,培養了一批懂業務、會管理的農民畫經紀人隊伍,在北京、深圳等地和省內各大畫廊開設了展示銷售窗口,有效提高了舞陽農民畫的知名度,也使舞陽農民畫能在全國“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繪畫作品中脫穎而出,成功詮釋了“中國范兒”。(原標題:舞陽農民畫何以成了“中國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