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秀美山水 >> 景區概況 >> 瀏覽洛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洛陽峴山風景區

2012/3/22 11:52:09 點擊數: 【字體:

 
        
    峴山,古稱霍陽山,又名鐵頂山。海拔1165米,位于汝陽縣城南15公里處。它層巒疊嶂,中峰獨峻,披綠凝碧,翠色宜人。相傳這里是真武祖師得道升仙之地,故有道教名山之稱。自主峰鐵頂而下建有真武觀、崇天宮、廣行宮等三道宮觀,它們依次排列在一條長達五公里的南北中軸線上。三個建筑群,共計有殿閣屋字120余間,現存塑像30多尊。 天公造化,鐘情峴山。
      
    山水相依,林泉為伴,是它獨有的自然特色;鐵頂宮、觀,祖師傳說,又為它增添了濃厚的人文氛圍。綜觀峴山諸景,各顯奇象:梳妝云樓,凌云摩天;舍身陡崖,壁立百丈;玉皇極頂,橫空出世;過風仙埡,仙風頻吹;飛來乾石,影縮主峰;步橋三孔,巨石迭就;磨針勝跡,鐵梁猶在;王母神泉,汩汩成韻……清人張文德《同諸明經登峴山》詩云:“絕磴人從樹梢行,竦林風送恍鐘聲。多情高士能留客,無事閑僧不到城。遠岫孤云堪極目,空壇瑤草頗怡情。他年擬踐荷衣約,頂向禪房記姓名。”留連忘返,執意再來的心態躍然紙上。 山水形勝處,自招游客來。
     
    古往今來,帝王名士,朝山覽勝者不乏其人。南宋鄭樵《通志》載:“唐太宗經此,以其危峰獨見,類襄陽之峴山,故名。”宋詩人梅堯臣在任襄城縣令時,曾慕名登臨峴山,留下“梁縣勝襄陽,萬瓦浮青冥”的詩句,一說梁縣峴山風物之美勝過襄陽峴山,二講當時山上的建筑規模宏大,且有薄天拿云之勢。1995年7月16日,在峴山老石壕一泉水坑內,峴山道士在泉清淤時,意外發現一方大型金印,重800克。經中州古籍出版社社長、省周易研究會會長董應周先生考證,認定此印為北魏太祖拓跋硅天興元年七月定都平城初的萬戶侯印,距今已一千六百多年。至于這枚印章如何散落于此,姑且不論,但至少可以說明,從南北朝起,這里已不是蠻荒之地,很可能就有一條連接魯陽(今魯山)、梁縣(今汝州)、伊闕直至洛陽的翻山古道。 根據有關資料可以推斷,峴山景區人文景觀當是興于東漢,盛于隋唐,穩于 明清。中間雖幾經兵火,但基本格局未變。當代文化名人蘆焰先生在他的《登峴 山感懷》詩序中稱:“壬申年五月下旬,……游汝陽城南三十里之峴山。……極目環顧,山川林野,大塊錦繡;汝、魯、嵩、伊,近在眼底;三川淮漢,依稀可見。俯仰天地,激蕩胸懷,感慨難已。中原興衰,汝、伊滄桑,此峰正是永遠不老之見證人。”先生的這段述評,正是對峴山自然與人文品位的恰切權衡。 峴山是一處避暑的好地方。這里山高水美,溫差明顯,崇天宮以上暑季氣溫一般不超過28度。山上綠樹成蔭,涼風習習,使人樂而忘返。更讓人陶醉的是玉馬平湖就在它的襟袖之間,這平湖水域面積2100畝,大壩橫臥山間,雄偉壯觀。壩上亭臺相映,湖內游船如梭。
     
    蕩舟其中,馭風破浪,確有山重水復,柳暗花明之感。環境清幽,絕無污染,自然、人文互襯,翠峰明湖相映,峴山是回歸自然的理想之地。 目前,汝陽縣對峴山景區正加大開發建設的力度,決心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景區的檔次和服務質量。道教名山——峴山,正以巍巍雄姿,熠熠碧波,柔柔情懷,熱誠歡迎每一位光顧的朋友! 一、木龍馱鐘 峴山北麓,三屯村南,有一座宏偉的古建筑群,俗稱南宮,即玄帝宮,今稱廣行宮,也有人叫它澄清官。那是峴山真武祖師的第三道宮觀。 當初,這古老的官觀內,古木競頎,松柏爭秀,蓊蓊郁郁,遮天蔽日。在大殿的月臺旁生長著一株千年國槐,這國槐出類拔萃,獨占鰲頭,蒼勁古樸,濃蔭如蓋。特別是那探向東南的一枝,宛若一條搖頭擺尾的虬龍,大有凌空欲飛之勢;這宮觀的大鐘就懸掛枝上。據傳,大鐘有上千斤重,每當東方欲曉,晨鐘響起,這時遠在數十里外的觀音寺大鐘便會嗡嗡和鳴。隨著東南枝的不斷增長、加粗,久而久之,大鐘的掛柄被包進了樹枝里,竟與國槐渾然一體,堪稱一絕。這就是木龍馱鐘的來歷。因為這景巧號奇,故聞名遐邇,招引八方游客紛至沓來。 每年從農歷二月二十日開始,這里便熱鬧起來,到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天進人高潮,這便是有名的三屯古剎大會。一時間,東保的“軍牢”、南保的“馬仔”、北保的“吹桿”、三屯的“銅器”、“故事”相繼登場;玩洋片,唱對戲,跑馬賣藝上刀山等大小雜耍也紛紛露面,各界其能,各展其長,成千上萬的群眾為之狂歡,為之陶醉…… 解放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視對歷史文物的保護工作,使廣行宮的“木龍馱鐘”景觀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然而在大躍進時,那口大鐘被丟進了土制的煉鐵爐里。在后來的文化大革命中,廣行宮被列為“四舊”,打、砸、查、抄,連千年古槐也未能幸免,它被“紅衛兵小將”引火焚燒,據說大火、濃煙,順著枝干中的空洞直往上竄,連連燒了三天三夜。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