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孟津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位于洛陽市孟津縣北部,地處黃河中游,東連偃師、鞏義,西與新安縣交界,南接孟津縣會盟、白鶴、小浪底三鄉鎮,北與洛陽市吉利區、孟州市相接,東西長59公里,南北寬0.5-5公里,是以保護水禽及其濕地生態環境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孟津縣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是我省第一個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
1995年,孟津26公里黃河段,6206公頃的濕地被劃定為省級水禽自然保護區,此后,這一地 區成了鳥類良好的棲息地。保護區以保護過渡帶綜合性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水禽為主,濕地面積大,水草茂盛,對水禽的生活、繁殖極為有利,是集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研究、物種繁衍、科普宣傳及生態旅游于一體的可持續利用基地。2003年6月,由國務院辦公廳批準,與三門峽庫區、洛陽吉利保護區合在一起晉升為國家級。
保護區總面積15000公頃,其中核心區4500公頃,緩沖區3500公頃,實驗區7000公頃。保護區位于亞熱帶和溫帶的過度地帶,季風環流影響明顯,年平均氣溫13.7℃,年平均降水量650.2mm。保護區立地類型復雜,水域廣闊,灘涂眾多,具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已調查共有植物221種,獸類21種,兩棲類15種、魚類24種,鳥類資源尤其眾多,已記錄到鳥類175種,屬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有大鴇、黑鸛、白尾海雕等10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有白琵鷺、灰鶴、大天鵝等29種。
常年在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內居住的留鳥,有蒼鷺、斑嘴鴨等6種;春、秋路過在此歇腳的旅鳥,有豆鴨、銀鷗等12種;有夏候鳥白鷺、灰頭麥雞等22種;有冬候鳥灰鶴、白天鵝、黑鸛等32種,每年冬季棲息在保護區內的珍禽達3萬只,其中國家一類保護珍禽達十多種。其中世界罕見的丹頂鶴、大鴇、白鶴、黑鸛、白鸛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也頻頻在這塊濕地顯露“尊容”。有一年還破天荒地發現了56只大鴇,這種鳥目前全球也只有數百只。許多候鳥帶來了大批幼鳥,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小天鵝、灰鶴等水禽中 的幼鳥多達 40%左右。這標志著這塊濕地的生態環境已被這些候鳥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