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陽恐龍化石群申報省級地質公園
2013/5/27 15:29:0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記者從汝陽縣國土資源局獲悉,在近日舉行的河南省省級地質公園評審會上,汝陽縣恐龍化石群省級地質公園申報材料一次性通過專家評審。
據該局主管副局長周兵團介紹,2005年4月,劉店鄉農民建房采石時發現“龍骨”,專家聞訊前來調查,初步認定“龍骨”為恐龍化石。隨后,省財政廳和省國土資源廳撥付資金,決定由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立項,進行試探性勘察發掘研究。從2006年2月下旬開始,在當地群眾和有關部門的配合下,在汝陽縣劉店鄉、三屯鄉一帶大約1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地質調查人員先后發現殘存的化石點30余處,并對其中的5處進行了發掘。
今年7月,河南白堊紀恐龍群發掘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召開,經過國內外多位專家共同研究和確認,判定上述地區“汝陽黃河巨龍”、“洛陽中原龍”、巨型蜥腳類、中型蜥腳類、似鳥龍、大型肉食龍類恐龍等6種以上恐龍的存在,為一密集分布的恐龍化石群,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社會影響力。其中的 “汝陽黃河巨龍”屬大型蜥腳類恐龍,生活于距今8500萬年至1億年的晚白堊紀早期,復原后體長18米、高6米、寬3米,是目前亞洲地區已知的體腔最大的恐龍;“洛陽中原龍”是我國目前為止唯一發現、有確鑿證據的大型結節龍類甲龍,填補了我國恐龍發現的一項空白。
如何保護、利用好這一地區的恐龍化石資源,人們都十分關心,省、市、縣各級政府及國土資源部門也極為重視。從今年4月開始,在各方指導幫助下,汝陽縣委托河南省地質調查院,經過5個月全面、科學的調查論證,編制完成了《汝陽縣恐龍化石群省級地質公園總體規劃》,并積極向省級有關部門提交了申報材料。
按照規劃,該地質公園位于汝陽縣中南部地區,自然條件良好,交通非常便利,行政區劃隸屬陶營鄉、城關鎮、小店鎮、劉店鄉、三屯鄉、上店鄉、付店鎮7個鄉鎮,面積424平方公里。整個地質公園劃分為2大園區,包括5個景區,64個景點。其中的恐龍化石群園區面積259平方公里,北起陶營鄉南部,南到玉馬湖,西起臨木公路,東至汝州市界,包括恐龍化石群景區、鳳凰山景區和玉馬湖景區;西泰山園區面積166平方公里,北、東以泰山廟花崗巖體為界,西、南與嵩縣、魯山縣交界,包括炎黃峰景區和石龍溝景區。
地質公園是一處以恐龍化石群為主,以花崗巖地貌景觀、典型地層型剖面為輔,生態和人文相互輝映的綜合性地質公園,可為我國與世界研究地球演化、生命起源提供重要的證據,特別是對恐龍化石的研究,可揭示恐龍的生活習性、生存環境及最終絕滅的科學奧秘,不僅有重要的地史學價值、沉積地層和巖石學價值、古生物學價值、新構造運動與地貌學價值、火山學價值等科學價值,同時還具備地質教學、科普宣傳、地質旅游等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規劃論證專家組認為,建立汝陽恐龍化石群省級地質公園是必要的、可行的,對園區內地質遺跡、生態環境以及珍貴歷史文化古跡實施“積極保護,合理開發”具有重大意義,將會進一步改善這里的自然生態環境質量,大大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明顯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
周兵團還介紹,截至目前,該縣已先后成立了恐龍化石群地質遺跡保護領導小組、汝陽縣恐龍化石群省級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等組織機構,并出臺了《汝陽縣恐龍化石群省級地質公園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有效保護恐龍化石群地質遺跡,積極創建省級地質公園。在日前結束的河南省省級地質公園評審會上,汝陽縣恐龍化石群省級地質公園申報材料在多個申報項目中獲得總分第一名,受到評審委員會的充分肯定,被一次性通過,年底前有望獲得省級地質公園殊榮。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晚報 200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