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南影視集團出品、河南豫劇院三團演出的豫劇電影《焦裕祿》正在鄭州熱拍。昨天,大河報記者趕赴中原影視城實地探班,導演韓萬峰和主演賈文龍在接受采訪時都不約而同地表示,要以戲曲和電影的完美結合為觀眾奉獻一場好戲。
昨天上午,記者趕到拍攝地時,現場正在拍攝“焦裕祿訪賢”的一場戲:一個農家大院,宋鐵成聽說縣里來了個新書記,準備去反映蘭考的真實情況,而宋大娘怕孩子再惹事兒,極力勸阻不能去,就在娘倆兒爭執時,新來的書記焦裕祿卻親自上門來找宋鐵成……戲里正值隆冬季節,演員們也自然穿著棉襖,圍著圍巾。據介紹,造雪景是最麻煩的工程,劇組拉來了化肥撒在大院里和屋檐上當“雪”。由于化肥味道難聞,演員身上的雪就要靠泡沫了,在拍攝間隙,助理都會時不時地用泡沫板刮點“雪”到演員身上。這場戲雖然不長,但足足拍了四遍才過。導演韓萬峰現場指導演員走位、臺詞和情緒后,就一頭扎在監視器后面盯著畫面。其中有一次,本來萬事俱備就差開拍了,導演又喊了停,原來院子角落的樹枝上沒有雪,而它們又偏偏需要出現在畫面中,導演一聲“場工”,工作人員趕緊拿著裝化肥的籮筐飛奔而去……
談到電影和戲曲的不同,主演賈文龍說:“在舞臺上可以用戲曲手法來夸張表現人物,但在電影中要真實化,形體和表情上都不敢夸張。拍電影是學習和提高的機會,通過拍電影來感受焦裕祿的精神,電影和舞臺兩種表現形式既能互補,也能幫助演員更深刻地去塑造每個人物。”
雖然是戲曲電影,導演韓萬峰也認為它蘊含著科技含量,“都是戲曲電影,《焦裕祿》和以前的《村官李天成》有很大不同,這次的后期特效做得非常足。舉個例子,現在在河南找不到鹽堿地了,我們就在攝影棚里搭景,再經過后期摳像,就造出來一望無際的鹽堿地,科技讓戲曲充滿新魅力”。
韓萬峰透露,《焦裕祿》的拍攝周期為一個月,后期制作大概三個月,“預計春節前后會和觀眾見面,《焦裕祿》一定要進院線,讓全國觀眾都能看到”。(原標題:豫劇電影《焦裕祿》:“一定要進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