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 2009年,安陽發現曹操墓的消息引發轟動,也引發很多爭議。隨后,復旦大學人類遺傳學實驗室宣布,擬用DNA技術開展對曹操家族DNA的研究。
今年11月11日,復旦大學歷史學和人類學聯合課題組發布關于曹操家族DNA研究最新成果,最終通過現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檢測雙重驗證,首次100%確定曹操家族DNA。
那么復旦大學的這個最新研究成果真的能鑒定1800多年前曹操的身份嗎?安陽高陵愿意以此為標準進行鑒定嗎?前日,針對有關問題,大河報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復旦專家稱
找到曹操
家族DNA
11月11日,復旦大學歷史學和人類學聯合課題組發布關于曹操家族DNA研究最新成果,首次100%確定曹操家族DNA。相關論文于今年上半年在國際著名學術雜志《人類遺傳學報》上發表,并已得到國際認可。
據介紹,該課題組經過三年研究,最終通過現代基因反推,再通過與曹操叔祖父曹鼎古DNA的比對,100%確定了曹操家族DNA,從而認定曹操并非夏侯氏和曹參后人,曹操之父來自家族內部過繼。
該課題組的專家李輝教授說,為了證明研究結論,專家組在全國各地采集了79個曹姓家族的280名男性志愿者的靜脈血樣本,最終樣本總量超過1000例。2012年底,根據現代基因和古DNA的雙重驗證,課題組得出最終結論——100%確定曹操家族DNA。
質疑:基因反推檢測方法不靠譜
通過現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檢測的方法是否可行?業內權威專家對此怎么看?前日上午,記者電話聯系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唐際根博士。對于復旦大學課題組通過現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檢測曹操身世的方法,唐際根認為“不靠譜”,并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解釋。
“首先,復旦課題組對1000余名曹操后人認定過程有很高的不確定性。”唐際根說,中國人的姓的構成和變化十分復雜。“有的是以國家為姓,打個比方說,春秋時期有曹國,如果以曹國的‘曹’為姓,這個國家的人就都姓曹。還存在一種情況,不是曹家真正血統的人改姓‘曹’,或者被賜姓為曹。所以說,這1000多人如何確定是曹操的后裔?”唐際根表示:“值得進一步討論。”
“其次,在考古上,確認墓主人是曹操有著一套自己的科學程序。”唐際根表示,考古學是一個很成熟的學科,考古認定的科學程序更為可靠,得出的結論是不容易推翻的。“反過來說,如果這個墓是曹操的,那么從西高穴村二號墓發掘的頭骨上提取的DNA才能真正代表曹操,并且它能反過來檢驗復旦課題組采集的1000余份樣本是否屬于曹操后裔。本來是A去檢驗B,課題組現在卻拿B去檢驗A了。“唐際根反駁道。
“也許這1000多個樣本真的來自曹操后人,可能這些樣本和曹操墓中發掘的、人骨殘片上提取的DNA的某個片段特征趨同,但問題是,能不能從曹操頭蓋骨的殘片上提取將近1800年前的DNA,這還是個疑問。”唐際根說,就算復旦大學課題組提取的樣本真是來自曹操后人的,但是我們已經很難拿到西高穴村二號墓發掘的頭骨上的DNA片段了。
唐際根解釋,西高穴村二號墓中出土的只有殘片,不像唾液、頭發,屬于古DNA。“我曾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看過一篇德國學者發表的文章,該學者認為,古DNA提取和現代DNA提取完全不同,且古DNA提取可能性不高,很有可能失敗。況且,西高穴村二號墓曾經被盜、被污染,提取的古DNA是否屬于曹操本人,有很多不確定性。所以,不要拿這個事情炒作。”唐際根說。
意見:以后有機會安陽高陵會做DNA鑒定
基因反推檢測方法能檢測曹操的身份及曹操墓地的真偽?這個方法真的準確嗎?前日上午,記者電話聯系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安陽高陵的發掘專家賈連敏。
賈連敏所長稱,他知道此事,但和記者一樣都是從網上獲知的,因為是兩個行業的事,他不能說這個方法準不準確,那是自然科學的事,因沒有合作,具體情況他們也不清楚。對于該方法靠不靠譜的問題,賈連敏所長稱,因為隔著行業,具體的操作過程他不清楚,不便發表評論。
針對需不需要、有沒有想法、何時對安陽曹操高陵做DNA鑒定等問題,賈連敏表示,目前還沒有這個打算,還沒開展此項工作,將來肯定要做。“我們有標本,以后需要做時,我們會找有關科研單位來共同完成,至于復旦他們如何去做,我們沒有合作,也不了解。”賈連敏說。
安陽高陵:對安陽高陵沒有任何影響
這兩天媒體熱炒的曹操DNA鑒定一事對安陽高陵有沒有影響?前日下午,記者致電安陽高陵辦公室。據該辦公室一負責人介紹,2009年底,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二號墓被考古專家認定為曹操墓。同時,復旦大學人類遺傳實驗室開始展開大規模項目,試圖通過曹操后人DNA來反推曹操身世。
對于復旦課題組采用現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方法檢測曹操身世一事的看法,該負責人表示,“對DNA檢測不了解,對該方面不發表觀點。”
“今年5月,安陽高陵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月,曹操高陵考古遺址公園又被國家立項,目前我們正做整體保護。”該負責人認為,復旦課題組用DNA驗證一事對曹操墓認定沒什么影響,對安陽也沒什么影響。
課題組成員:
從技術角度來說,檢測安陽高陵沒什么問題
復旦大學歷史學和人類學聯合課題組的有關專家現在是什么意見,有什么想法?昨日下午,記者開始尋找該課題組的有關負責人。
昨日下午5時開始,到晚7時許,記者輾轉找到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實驗室博士生導師李輝的辦公室電話,但該電話始終無人接聽。6時20分許,記者撥打另一個電話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師稱,他是李輝的合作者,也是該課題組團隊的一名成員。
在獲悉記者的來意后,該老師稱,涉及專業知識的回答他不能說,統一由李輝來發布,針對許多專家學者的不同聲音也由李輝來對外解釋。對于有沒有想法對安陽高陵進行DNA鑒定的問題,該老師稱他們一直有這個打算,但據他個人了解,安陽高陵方面不太愿意來做檢測。該老師表示,從技術角度來說,檢測安陽高陵沒有什么問題。對于記者隨后問該課題組有沒有和安陽高陵聯系過,該老師稱他不清楚,這需要問李輝。
至于用該方法有多高的概率檢測1800多年前的曹操身份,該老師不愿回答,稱需要問李輝。隨后,該老師婉拒了記者打聽李輝手機號碼的請求。
姓曹的就是
曹操的后代?
對于復旦大學歷史學和人類學聯合課題組通過現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檢測的雙重驗證,發布了證實曹操并非漢相曹參后代,同時推翻了曹操為夏侯氏抱養而來的說法,市民如何看待?昨日下午,記者隨即采訪了一些市民。
市民劉女士認為,用DNA鑒定曹操家族是個新思路和新方法,“但這種方法是否準確?還是存在爭議的。”劉女士說,DNA鑒定古人的考古研究方法,權威性并不強。
“并不是所有姓曹的都是曹操后代,以前有很多抱養、領養,一夫多妻等情況。”劉女士說,DNA也會受到污染,所以不能完全認定曹操后人。對于DNA反推方法,劉女士也表示:“1800多年了,反推這事兒,有點牽強吧。”
多數市民和劉女士的觀點一致,他們表示基因科學是剛剛起步的新學科,與考古結合也很好,希望不要借機炒作。(原標題:DNA穿越認曹操,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