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省文化廳部門領導調研舞鋼市、確山縣非遺項目

2014/2/19 12:04:36 點擊數: 【字體:

省文化廳部門領導調研舞鋼市、確山縣非遺項目
 
省文化廳部門領導調研舞鋼市、確山縣非遺項目
 
調研平頂山市舞鋼市的省級非遺項目“魚燈花社舞”
 
省文化廳部門領導調研舞鋼市、確山縣非遺項目
 
調研平頂山市舞鋼市的省級非遺項目“軋琴”
 
省文化廳部門領導調研舞鋼市、確山縣非遺項目
 
省文化廳部門領導調研舞鋼市、確山縣非遺項目
 
調研駐馬店市確山縣的國家級非遺項目“打鐵花”

    2月13日,河南省文化廳人事科技教育處處長秦曙光、省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副處長張永俊、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裴景嶺等一行分別對平頂山市舞鋼市的省級非遺項目魚燈花社舞、軋琴和駐馬店市確山縣的國家級非遺項目打鐵花進行實地調研。所到之處看到的項目都展現出了勃勃生機和很好的保護前景。在調研過程中,省文化廳有關部門領導對項目的現狀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設性指導意見和建議,使項目傳承人有了更高的保護積極性,也堅定了今后更好地進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信心。

    作為省級非遺項目的魚燈花社舞是用鼓、鐃、镲伴奏,在民間進行的舞蹈表演。這種舞蹈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可上溯至清朝乾隆年間,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

    魚燈花社舞是由表演者手舉魚燈,按音樂鼓點變換隊形。前有兩個形狀怪異的鰲魚領頭,其余小魚尾隨其后。鰲魚代表農民希望本村的收入年年都獨占鰲頭。在表演上多采用單頭魚、雙頭魚、對子魚、石榴花、八字形、升字底、蓮花魚、魚朝水、雙環魚等九種隊形花樣變換。伴奏銅器歌則使用三百錘、十樣點、上橋、小麻鵲鬧竹園等四種。這些舞蹈動作隱含著農民群眾希望年年生活富裕充實,有糧吃有衣穿的最樸素的思想情感。他們把這種思想情感融入舞蹈中,把自己的喜悅傳遞給每個觀舞者的心中。

    軋琴又名“軋箏”、“亞箏”,當地俗稱“滾琴”,是我國民間最早出現的用弓演奏的樂器之一。楊莊鄉袁門村郭氏家族的軋琴,由郭九洲的先祖代代相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軋琴是古老的拉弦樂器,它的演奏技法獨特,左手持琴,翻動琴身,右手持弓在各弦拉奏。演奏弓法有平弓子、擊弓子、擻弓子等多種不同的演奏技巧。軋琴以五聲音階定弦,音量較小,音色如秋蟬清鳴,音樂風格古樸典雅。演奏者可站、可坐,還可在行進中演奏。

    郭氏軋琴所演奏的樂曲為各種民間音樂曲牌和戲曲曲牌,約有100多個曲牌,分為獨奏與合奏兩大類。軋琴具有悠久的歷史,堪稱中國古樂器當中的活化石。郭氏軋琴依靠家族傳承300余年,使得軋琴依然活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對它的保護有利于我們文化傳承的完整,有利于藝術形態的多樣化,有利于對中國優秀藝術的再認識。

    被譽為“民間焰火之最”的“確山鐵花”,又名“打鐵花”,200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河南獨有、全國僅存。確山鐵花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歷史。最早的確山打鐵花活動,充滿道教的色彩和行業的特征。宋代崇尚道教,確山縣境內的老樂山,曾是道教圣地,與湖北武當山、泌陽銅山并稱為中原道教三山(武當山稱為金頂山,銅山稱為銅頂山,樂山稱為鐵頂山),道教廟觀遍布全縣,僅樂山一處,就有“八宮二觀一拜臺”之稱。社會上的金、銀、銅、鐵、錫五門工匠,與道士共同敬奉的是一個祖師——太上老君,所以,工匠們與道士們可謂師兄弟。

    “打鐵花”初源于工匠們的祭祀活動。每年年初,五門工匠們開業之前,為首的工匠就會經過協商,搭好花棚,并在花棚的北方,面向南搭一神棚,選定吉日,到本縣老君廟、火神廟中獻上各種祭祀品。之后,五匠中各門店、字號內的所有人等,都抬著本店供奉的老君神像,列隊而行,一路吹吹打打、鳴放鞭炮到神棚。沿途各工匠的店鋪都要設香案供品迎送。隊伍到達神棚后,把老君神像安放在神棚之內,舉行祭祀儀式,求老君爺、火神爺保佑全年平安、生意興隆、四季發財。夜晚開始打花。參加打花的多是各門店的工匠,打花之前都要在神棚內跪拜、更衣,求神靈保佑安全,避免燒傷。工匠們的祭祀活動得到道士們的支持和參與。道士們或提供打鐵花的場地(多是屬于廟產的空地),或出錢出物。在工匠們祭祀游行時,道士們往往組織笙、簫、管、笛、絲竹、鑼鼓等樂器,為工匠們助興助威。平時,工匠們為道士們鑄造鐘、罄、云牌、香爐、火盆之類,也是不收費的。遇到道教的重大慶典,道士們也會出錢出物,請工匠們舉辦“打鐵花”,為道教增添光彩。這無形中促進了“打鐵花”活動的開展。顯而易見,“打鐵花”的最初目的一是為了展示本行業的氣派,取悅于群眾,擴大影響,等于做一次廣告。二是討個吉利,利用“花”與“發”的諧音,取“打花打花,越打越發”之意,象征著事業發達興旺。

    古時候不僅大作坊、大字號的工匠組織舉行“確山鐵花”活動,村鎮集市中的小爐匠、小鐵匠鋪,也會舉辦小型的“打鐵花”活動。他們一般不搭花棚,也不舉行祭祀活動,只是選擇一棵不太高的柳樹或棗樹,把鞭炮、起火綁在樹上,把群眾自愿捐送的廢鐵化成鐵汁,用木板或木锨往樹上打。這種小型的打鐵花活動,在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文化藝術生活極度貧乏的古代農村,給鄉民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和振奮。這種有著濃厚的道教和行業特點的“打鐵花”活動,逐漸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喜愛和支持,成為確山縣的一項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傳統娛樂活動。
 

省文化廳部門領導調研舞鋼市、確山縣非遺項目
省文化廳部門領導調研舞鋼市、確山縣非遺項目
 
省級非遺項目“魚燈花社舞”
 
省文化廳部門領導調研舞鋼市、確山縣非遺項目
 
省文化廳部門領導調研舞鋼市、確山縣非遺項目
 
省級非遺項目“軋琴”
 
省文化廳部門領導調研舞鋼市、確山縣非遺項目
 
省文化廳部門領導調研舞鋼市、確山縣非遺項目
 
 國家級非遺項目確山“打鐵花”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確山縣文廣新局(2014-02-18)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