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河南省對稀有劇種搶救:讓非遺傳人的絕藝永存于世

2014/3/6 9:56:21 點擊數: 【字體:

    面對瀕臨危境的劇種和年逾古稀的藝人,我省通過優秀傳統劇目復排和影像攝制等手段,對稀有劇種進行搶救。

    1月的一天,面對中新社記者采訪,長垣縣98歲的五彩皮影戲傳人呂心哲老淚縱橫,憂嘆“后繼乏人”。

    而今,通過對優秀傳統劇目復排和影像攝制,呂心哲和我省眾多非遺傳人的聲音和動作將得以保存,從而為更大范圍的傳承提供“范本”。

    對“遺忘”的搶救

    自從2013年在焦作市舉行開機儀式后,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業務部主任、專題攝制組領隊劉亞光就再也沒有消停過。

    盡管奔波多時,但老藝人們去日的匆匆、期盼的熱切,至今令他記憶猶新。

    “去年8月份,到省豫劇二團老演員吳碧波家采訪,她一直站在門口等著我們。81歲的她動手切開西瓜招呼我們吃,講起自己的從藝經過,有一肚子倒不完的話。僅僅過了3個多月,她就在鄭大一附院去世了;采訪92歲高齡的國寶級大師馬金鳳時,老人家說,如果不讓我演戲,恐怕早幾十年我就不在了。”

    其實,在鄉下,這項工程搶救的不僅是老藝人的“生命”,還有他們長期的被“遺忘”。

    劉亞光說,有“中國戲劇活化石”之稱的目連戲,在南樂由于長期深藏村里,曾被視為封建迷信禁演,進入新時期后市場萎靡,瀕臨滅絕。“藝人們告訴我,2006年,當得知目連戲入選首批國家級非遺項目時,他們齊刷刷地跪在地上,哭著拜天,感謝終于獲得承認。”2013年10月,在攝制現場,目連戲代表性劇目《五鬼拿劉氏》終于實現了1986年復演以來的首次完整演出。

    “看到省里直接派人來攝制,幾乎所有守在鄉間的藝人都眼睛發亮。”劉亞光說。

    與時間賽跑

    2012年12月24日,由省文化廳、省中華文化促進會聯合舉辦的河南省稀有劇種搶救工程啟動。2013年3月27日,稀有劇種“百部劇目拍攝”在焦作開機。

    戲劇拍攝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活。據攝制組人員介紹,一般的電視新聞用一臺攝像機就夠,而戲劇拍攝最少需3臺,一臺守演員上場,一臺照演員演唱,還有一臺拍臺上場面,否則劇情就接不上去。由于在鄉下設施不湊手,攝制組不得不臨時搬來小學的桌子、施工的腳手架來拍攝。

    “除了工作任務緊外,老一代傳承人竭盡生命的守護以及他們的來日無多,都在感召著、催促著我們加快腳步。”劉亞光說,有兩個鏡頭深深地定格在自己的腦海里,一是在南樂縣前郭村,年屆79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賀書各已經臥病在床,二是內黃縣落腔國家級傳承人袁章考聽說攝制組來拍戲,不顧患著氣管炎,專場從香港坐飛機趕回來,一口氣排了幾部戲。

    據統計,攝制組2013年拍攝了71個劇目,今年計劃再拍攝69個。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專家范立方說:“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說唱藝術是一種活態傳承,很容易人去藝絕。如今,把這些杰出傳承人的聲音、動作和風格留下來,有利于在更大范圍內遇到更多有緣人。”

    保護不僅僅是“留音”

    除了豫劇、曲劇、越調這三大地方劇種外,我省至少還有36個以上稀有劇種。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14個,省級非遺項目15個。流布區域相對狹窄、觀眾和從業人員少、影響相對較小是它們的共同特點。

    在基層訪問拍攝,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裴景嶺長期聽到另一種“聲音”:“很多稀有劇種屬于門派祖傳,但現在有的連糊口都顧不住,下一代又有誰愿意學?這些能堅守的人是個‘給點陽光就燦爛’的群體,但在某些地方,他們的焦慮和呼聲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重視。”

   省文化廳負責非遺工作的副巡視員孫鵬說:“稀有劇種承載著一個地方的文化記憶和文化基因,同時又顯示了中原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我們絕不能讓它們在沉寂中死亡。非物質文化遺產門類很多,通過為期兩年的稀有劇種搶救工程,我們還將探求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分類保護的問題。”

    今年1月1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開始實施。談到稀有劇種的保護,孫鵬說,《條例》確定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原則,并做了一系列相應規定。今后,通過依法保護,稀有劇種的聲音將逐步“硬朗”起來。(原標題:河南省對稀有劇種搶救:讓非遺傳人的絕藝永存于世)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2014-03-05)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