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在全國掀起了一陣文化熱潮,今年的第二屆大會更是早早就開始了在河南的選拔賽,由河南省教育廳和河南移動主辦的漢字聽寫選拔賽不斷升溫,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情況是,采用移動教育信息化產品的學校和學生,要比單純背字典的孩子學習進度快很多。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李宇明說,不能因為有些人提筆忘字就否認信息化,甚至在教育上拒絕信息化,“我們國家的信息化不是發展得太快了,而是發展得太慢了。在教育領域信息化用得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河南移動的“智慧教育i成長”體系,強化了“同步更新”效果,實現了真正的“信息化教學”。
選拔聽寫高手,班班通直播漢語之美
3月初的一天,在商丘市虞城縣的一所初中里,一場校內的“漢字聽寫大會”選拔大賽正在火熱進行之中,而幾乎就在同時,在平頂山舞鋼、鄭州上街,一場場當地學校和教委組織的選拔活動也讓校園里充滿了漢字的魅力。
與眾不同的是,幾乎所有組織比賽的學校,都要通過河南移動的“班班通”系統來進行“校內直播”。虞城三莊初中的史登云校長說,通過“班班通”進行直播,既增加了比賽的真實感,也在學校內部形成了比學趕超的好風氣,更調動了師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所不具備的優勢,也是教學信息化的最直接體現。
由河南省教育廳和河南移動主辦的第二屆漢字聽寫大會河南賽區選拔賽,在全省教育界掀起了一場聽說讀寫漢字的熱潮,而細心的老師們發現,采用移動的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比賽準備,要比單純背字典的孩子學習進度快很多。
鄭州市18中早在去年就組織了聽寫比賽,今年還要參加河南省的選拔賽,該校楚錦鵬副校長說,因為可以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以及校內的教學直播,18中的漢字聽寫教學進展得很順利。
“現在的孩子,讓他們去很枯燥地鉆在字典里已經不可能了。”在鄭州市互助路小學,指導孩子們準備漢字聽寫大會的王老師說,她發現,用移動“班班通”等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和復習,效果要好很多,“很多人說現在孩子有‘電腦失寫癥’,會有提筆忘字的情況,其實只要和新技術手段結合好,反而是一種促進”。
告別老套教學,同步課堂展現漢字之美
中原區秦嶺路小學教師黃銳說,“班班通”系統聯網形成了“校校通”,不但讓教學資源可以全市共享,教學形式也更加生動活潑,而移動教育信息化最新推出的同步課堂、在線答疑、在線口語、快樂學堂等重點應用,加強了參與過程中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正好可以解決眼下學校教育模式中內因驅動力不足、外因執行力不足的問題”。黃銳表示,這樣的應用,是強化漢字教育很好的手段。
“同步課堂”是河南移動與省教育合作推出的同步教學資源服務的應用平臺。不僅能讓教師精準、快捷地獲取教學資源,家長也可通過同步短信或登錄同步課堂平臺知曉孩子的學習進度及學習的重點、難點和輔導方法,許多家長發現,和孩子一起用同步課堂學習漢字聽寫,進步很快。
為了讓孩子學寫更多的漢字,洛陽市民付艷杰最近經常抽出時間來和孩子“比賽”,付艷杰說,不光是有漢字聽寫題可以做,移動的“同步課堂”還可以提供教、學、練、測、輔一體化教學,課堂外的學習也更有目的性了。
老師也要信息化,人人通重現書寫之美
“現在的教材識字量大,但書寫要求不高,容易造成‘會讀不會寫’。”河南省教育廳“漢字聽寫大會”選拔比賽負責人說,和識字認字相比,現在漢字的書寫筆順是很大的問題,這與教師本身的人文素養有很大關系。
“漢字書寫遵循一定的筆順規則,如先撇后捺、先橫后豎、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外后里、先中間后兩邊等,筆順不正確就很容易寫錯字,但現在由于受課時限制,很多老師忽視了這一塊的教學。”在濮陽市四中,正在進行“漢字聽寫”選拔的老師們說,移動的“智慧教育人人通”平臺讓老師們有了提高自身素質和漢字教學能力的可能。
“平臺上有很多容易使用的開發工具,可以讓老師把單純的PPT做成書寫筆順的小動畫,平臺還是獲取教學資源的‘超市’,讓老師們在指導學生之前,先提高自身對漢字書寫的認識。”濮陽市四中的負責人說,移動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使用,強化了“同步更新”的效果,真正實現了“智能教育”。
根據河南移動和省教育廳簽署的合作協議,移動將以應用創新為核心手段,借助4G網絡、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手段和移動自身的資源優勢,為學校教育、學生學習提供全新的信息化平臺與渠道,在促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提高教育水平與效率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原標題:“漢字聽寫大會”河南火熱 發現信息時代漢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