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豫劇的盛會 人民的節日——回眸第三屆中國豫劇節

2014/4/14 11:17:06 點擊數: 【字體:

    3月31日至4月10日,由文化部藝術司、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化廳、鄭州市政府、河南中華豫劇文化促進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國豫劇節在鄭州舉行。為期11天的時間里,來自全國各地11個。▍^)的18個院團為綠城百姓獻上了18臺劇目、共計34場演出。

    節日盛況:春天里百花開

    本屆豫劇節吸引了河北、山東、山西、陜西、安徽、湖北、江蘇、四川、新疆、臺灣以及東道主河南等11個省(區)的18個演出院團參加,這些院團在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河南省人民會堂、鄭州藝術宮、鄭州青少年宮、英協劇院、兒童影劇院、鐵路工人文化宮、香玉大舞臺等8個場館演出34場。

    豫劇是中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之一,也是除京劇之外,全國最大的地方戲劇種。在這個溫暖和煦的春天里,18朵豫劇之花同城爭艷。加工提高的傳統戲、新編歷史劇、現代戲三種題材的劇目紛紛登場,常派、馬派、桑派、牛派等各個流派同臺競技。參演隊伍中,既有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文化部“文華”表演獎的老一輩實力派表演藝術家,也有年輕的豫劇苗子,老、中、青三代演員紛紛亮出自己的拿手絕活。

    全國各地豫劇團體齊聚綠城,豫劇節不僅成為比拼的舞臺,更是交流的盛會。牛派傳人金不換說,本屆豫劇節為業內人士提供了交流、展示的機會,“不論能否得獎,劇團成員都得到了鍛煉,劇目也可以結合專家建議進行加工提高。”桑派傳人苗文華說,此次來鄭州演出感覺像是“回娘家”,能在豫劇的發源地表演,感覺很親切。有臺灣“豫劇皇后”美譽的王海玲說,同行之間能夠互相借鑒、提高,對豫劇發展大有裨益。

    觀眾反應:建議多熱情高

    本屆豫劇節的主題是“豫劇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為使更多戲迷能到現場欣賞演出,所有演出劇目均實行低票價,還針對殘疾人、老年人等群體推出了公益票,特別是豫劇節趕在拜祖大典、清明小長假期間舉辦,不僅烘托了節日氣氛,更為海內外嘉賓提供了獨具中原特色的文化食糧。記者隨機采訪了部分觀眾,他們一致反映:“好看!過癮!”

    “我看了《陳三兩》《石榴花兒紅》《劉姥姥》《紅樓夢》四臺劇目,這些都是外省劇團演出的,不論是下午場還是晚上場,都是場場爆滿,演員們投入,觀眾也很熱情。”觀眾張先生說。

    市民馬女士陪媽媽看了聊城市豫劇團演出的《陳三兩》,這出劇目讓本不愛看戲的她對豫劇有了新的看法:“主演章蘭已年過六旬,她在劇中有近一個小時都是跪著在唱戲,演員如此敬業投入,令人感動。”馬女士說,她平時不愛看戲,感覺節奏太慢,但看《陳三兩》時,她隨演員一起“入戲”了,這才發現了豫劇的美妙。

    也有觀眾提出了建議。張先生說:“每臺劇目僅僅演出一兩場太少了,難以滿足觀眾的需求,希望主辦方能安排演出團體深入到戲迷中,比如可以選擇合適的時間到廣場、社區、學校演出,讓更多的觀眾,尤其是年輕人體會到豫劇的魅力。”他還建議增加演員與觀眾近距離互動的機會,提高觀眾的參與熱情。觀眾李大媽則建議在劇院里放一些留言簿,觀眾可以寫上觀后感、建議、要求等,劇團也可依此更了解觀眾的想法,一舉兩得。

    發展前景:有人喜有人憂

    豫劇目前發展現狀如何,未來前景怎樣?對此,“圈內人”有著不同的看法。

    鄭州一位演員認為,當前阻礙豫劇發展的最大的問題是缺少“接班人”。對此,金不換、苗文華也深有同感,金不換說:“我已年近50歲,至今卻沒收到一個得意弟子,我們這一輩的演員都是長期在基層翻騰滾打磨煉出來的,可現在有多少學生愿意在基層吃苦鍛煉、又有多少人把豫劇當事業來做呢?”眼見后繼無人,金不換十分無奈痛惜。苗文華也表示:“豫劇近些年來是越來越萎縮的,演員斷代是現在急需解決的難題。”

    “現在的豫劇觀眾主要是農村老年觀眾,以目前情形,豫劇在農村市場撐個十年八年應該沒什么問題,但是以后老觀眾越來越少了、演員也越來越少了,怎么辦?”金不換認為,要讓豫劇“撥云見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希望政府能首先給劇目、院團一些資金上的支持,演員有保障,才有條件談發展。也有演員認為,現在拍戲投入大,即使是事業全供單位,也只能維持日常的生活、演出開支,有限的經費完全不足以進行新的劇目創作。

    “戲曲離不開政府的培養,最主要是自身要打造好作品。”鄭州市豫劇院一級演員徐俊霞認為,各地經濟水平、思想觀念不同,導致戲曲發展現狀有所差別,但她相信好作品是最主要的因素,如京劇、昆曲等,也都出現過精品一出、一票難求的情況。她對中國戲曲學院本科豫劇班寄予厚望,認為這是河南豫劇今后發展不可或缺的“后備軍”,“希望這批年輕人才能夠凝聚起來”。

    不少豫劇界人士對豫劇發展給予“艱難”的預測,但江蘇省梆子劇院院長韓梅卻給出了另一種答案。

    “我們現在已經進入良性發展階段,2009年12月改制后到現在,廣大演職員工的創作激情、干勁和以前截然不同。”韓梅告訴記者,劇團現在實行企業化管理,每年全團演員都要業務考核一次,一年簽一次合同,打破職稱界限,大大提高了演員的積極性。韓梅還認為,劇團完全可以多條腿走路,如他們雖是梆子劇團,但平時也可以演出歌舞、綜藝節目、兒童劇等多元化作品。

    在市場培育上,韓梅介紹了江蘇地區的先進經驗——演出進院線。韓梅介紹說,同電影院線類似,戲曲也有院線聯盟,劇團和演出場所簽訂合作協議,劇團零演出費、零場務費,最后根據票房分成,“走院線以后,有人幫我們安排好演出日程,不僅省心,而且提高了收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鄭州日報(2014-04-14)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