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至4月10日,由文化部藝術司、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化廳和鄭州市人民政府、河南中華豫劇文化促進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國豫劇節在河南鄭州舉行。為期11天的時間里,來自全國11個。▍^)的18家豫劇團為鄭州百姓獻上了18臺劇目、34場演出。豫劇節不僅成為技藝比拼的舞臺,更成為豫劇人交流的盛會。
“多味兒”豫劇輪番上陣
4月6日,由我國西南地區唯一的豫劇團體四川省豫劇團帶來的《父親》在鄭州鐵路文化宮上演。這部戲以“孝”文化為主題,塑造了大山里勤勞善良的父親形象。四川省豫劇團負責人表示,這部戲在雅、細、精、深等方面下了大工夫,四川演員憑著特有的“麻辣味兒”,將父親的豪情和率真演繹得很到位,讓河南觀眾感受了四川豫劇的魅力。
由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與河南金鳳凰豫劇團聯手打造的豫劇《楊開慧》4月7日在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上演。劇中的毛澤東和楊開慧在舞臺上用河南話談革命、尋真理,讓現場的河南觀眾頗有親切感。青年觀眾李小姐觀看演出后說:“不知道他們兩人的愛情還有那么多凄婉的故事,覺得楊開慧真的很剛強,是當之無愧的巾幗英雄。”
豫劇節期間,“臺灣味道”更讓戲迷們驚喜。4月10日,臺灣豫劇團帶來的新編歷史劇《劉姥姥》作為壓軸大戲在河南省人民大會堂演出。臺灣豫劇團曾三度到河南演出,成立60年來,足跡遍及歐美和東南亞地區!秳⒗牙选烦鲎耘_灣知名編劇劉慧芬之手。
此外,“蘇味兒”豫劇《紅樓夢》、“新疆味兒”豫劇《天山人家》等頗具地方色彩的豫劇也輪番上陣;加工提高的傳統戲、新編歷史劇、現代戲紛紛登場;常派、馬派、桑派等流派同臺競技。參演隊伍中,既有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文化部文華表演獎的老一輩實力派表演藝術家,也有年輕的豫劇苗子,老中青三代演員紛紛亮出自己的拿手好戲。
觀眾沒看過癮提建議
本屆豫劇節不僅是豫劇的盛會,還是人民的節日。為突出豫劇節的公益性,讓更多戲迷能到現場觀看演出,第三屆中國豫劇節所有演出劇目均實行低票價,并針對殘疾人、老年人等群體推出了公益票。此外,新增的網上跟帖搶票活動也吸引了很多“拇指族”。據負責發放網站搶票的工作人員介紹,每場贈票5分鐘內就被搶光了。
網友宋先生在看過鶴壁市豫劇牛派藝術研究院帶來的《芝麻官下江南》后,在微博中寫道:“《芝麻官下江南》的臺詞很搞笑,雖然是古裝劇,卻穿越到了現實中。比如,同志、群眾路線、走基層、蒼蠅老虎一起打等現代詞語的出現,讓我好幾次都笑得肚子疼。但是,細想其中的一些臺詞,雖然搞笑,卻引人深思。比如,不管大官小官,能為人民辦事就是好官,當官就是要為人民抬轎子等,都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據不完全統計,在豫劇節的11天里,3萬余名觀眾在劇場觀看了演出,通過廣播電臺、電視臺收聽收看的觀眾更是不計其數。已經退休的張大爺從小就受父親的影響,是個資深戲迷。在看完鄭州市豫劇院表演的《琵琶記》之后,他告訴記者:“這部戲批判了封建的三綱五常的思想,內容引人深思。另外,新一代的豫劇演員太棒了,實力強,了不起。”
也有觀眾由于沒有看過癮,對豫劇節提出了建議。趙先生說:“每臺劇目僅僅演出一兩場太少了,難以滿足觀眾的需求,希望主辦方能安排演出團體深入到戲迷中,比如可以選擇合適的時間到廣場、社區、學校演出,讓更多的觀眾,尤其是讓年輕人體會豫劇的魅力。”
彰顯豫劇旺盛生命力
4月10日晚,“千樹萬樹梨花開——第三屆中國豫劇節閉幕式暨頒獎晚會”在河南電視臺演播廳舉行。經過豫劇節組委會評選,臺灣豫劇團獲得中國豫劇發展貢獻獎;河南豫劇院一團的《魏敬夫人》、山東梆子劇院的《圣水河的月亮》、山西省長治市豫劇團的《吳琠晉京》等5臺劇目獲得優秀劇目獎;河南省鄭州市豫劇院的《琵琶記》、河北省邯鄲市東風劇團的《打金枝》等12臺劇目獲得劇目獎;河南豫劇院一團的王惠、山西省長治市豫劇團的李繼梅、湖北省豫劇團的羅松敏等15人獲得優秀表演獎;河南省濟源市戲劇藝術發展中心的杜婉婉、山西省長治市豫劇團的劉秋霞、湖北省豫劇團的馮春苗等11人獲得優秀青年演員表演獎。
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吳亞明表示,此次參賽或展演的18臺劇目,充分彰顯了豫劇的劇種特色和新時期豫劇所具有的旺盛藝術生命力和創造力。一大批優秀豫劇演員唱做俱佳、聲情并茂的表演,更是顯現了全國豫劇演員的不俗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