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兒女》的熱播掀起了一陣“鈞瓷熱”,不少觀眾被劇中精美的瓷器所吸引,同時劇中很多和鈞瓷相關的故事也成了大家討論的熱點。昨日,東方今報記者專訪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劉志鈞,解答鈞瓷燒制背后的故事。□東方今報記者孫川川見習記者韓旭劉羽
●“鈞不盈尺” 鐵律已破
柴殿金為了給閻錫山過壽,要求賀焰生為其燒制一尺兩寸高的“三戟蓮花瓶”。賀焰生一口回絕,說鈞瓷自古有“鈞不盈尺”的定律,那么“鈞不盈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劉志鈞介紹說,“鈞不盈尺”的說法主要跟成型工藝和窯的構造有關,當時主要成型方法為手拉坯和印坯,手拉坯工具為手轉石輪,轉速低,時斷時續,所以不易拉出1尺以上的器型;印坯的工具為陶模,當時的成型原料也不易做成1尺以上高度的器型,否則容易炸裂變形。因為在當時建窯技術的限制,窯的密封性不好,燒制尺寸大的不行,溫度達不到。
“燒制鈞瓷的溫度必須在1280℃,而當時由于窯的密封性不好,古時又是用木柴燒火,想達到這個溫度必須燒制十幾個小時甚至更長。”劉志鈞說,這個過程是十分必要的,因為溫度低于1280℃時鈞瓷不會發生窯變,而溫度高于1300℃鈞瓷的窯變也很難實現。窯爐中上下溫差的存在,使鈞瓷的高度受到局限,燒瓷時往往上邊過火,下邊缺火,所以成功的鈞瓷就局限在一尺之內。因此才有“鈞不盈尺”之說。
“現在這個鐵律早就被打破了,不但可以燒出過一尺的鈞瓷,甚至兩米的尺寸都能燒得出來。”劉志鈞說,但是現在仍有用木柴燒制的窯,雖然通過對窯爐的改造密封性更好了,能達到燒制條件,但仍需燒制很長時間,所以一般情況下還是會遵循“鈞不盈尺”的規矩。
●“風驚”炸瓷開窯莫急
為了能讓賀焰生為柴殿金燒制一尺二的蓮花瓶,鄧邵光使用手段迫使賀焰生為其燒瓷,賀焰生前思后想認為能燒制出這么一件鈞瓷,也是長臉面的事情,遂答應了鄧邵光。但燒制的蓮花大瓶卻在送到柴殿金手中后意外地爆炸了,賀焰生稱之為“炸瓷”,燒制好的鈞瓷,為什么會爆炸呢?
劇中賀焰生說由于開片還不穩定,加之一路顛簸產生了裂紋,一冷一熱鈞瓷就容易爆炸。
開片不穩定是怎么回事呢?開片,俗稱炸片。開片是高溫下釉質與胎體固合,經冷卻后的產物,實際上是因冷卻系數不一致,造成釉面開裂的工藝缺陷。這一工藝缺陷因極富美學情調,成了鈞瓷審美的組成部分。
劉志鈞介紹說炸瓷確實存在,炸瓷的原因也有很多種。第一種就是燒制鈞瓷的土中含有雜質,燒制完成后就容易炸瓷。第二就是燒制的瓷器沒有完全干透,有時候表面上看起來雖然干了,但其實內部仍含有物理水分,這種情況下也會造成炸瓷。第三種情況可能是劇中炸瓷的原因,鈞瓷在開窯的時候,有“風驚”這一說法,意思是開窯開得太急,瓷器遇冷空氣,一冷一熱就會造成炸瓷。
“現在都會等窯內溫度到幾十攝氏度才進去取,像我們人體能適應的溫度,在窯內都屬于冷空氣了。”劉志鈞說,開窯不能太急,需讓窯內溫度自然下降到一定程度才能開。
●鈞瓷秘方“秘”在釉料
劇中葉鼎三為了答謝賀焰生的幫助,將葉家配釉的秘方與賀家建窯的秘方互換,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秘方呢?鈞瓷的燒制秘方“秘”在哪兒?
“自古就有秘方,包括到現在各家還有自己的秘方。”劉志鈞說,鈞瓷的秘方可以說是各有千秋,主要秘在釉的配方上,釉配料里添加的金屬氧化物比例不同,燒出的效果也不同。
“鈞瓷本身屬于釉裝飾類物品,繪畫手段不同,所產生的釉色、釉形也不同,只能說各家秘方各有千秋。”劉志鈞說,目前秘方仍是各家最寶貴的東西,也是看家的本事,不會輕易對外公布。
今晚看點
◎第二十七集
一日清晨,賀晨在湖邊練習唱戲時遇上了同樣練習的柴婉芬,二人正說話間,一直苦苦追求柴婉芬的白少爺突然闖出來。對于白少爺的糾纏柴婉芬求助于賀晨,賀晨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把白少爺打暈。也正是此時柴婉芬開始對賀晨有了好感。風鈴寨內加藤到鈞寶齋找到鄧邵光,想請鄧邵光合作開發大宋官窯遺址,鄧邵光給出了模棱兩可的答案。加藤又一次找到了賀焰生,卻被賀焰生再一次拒絕。加藤走后賀焰生告訴葉鼎三,宋代官窯遺址圖上的詩句確實是自己爺爺的親筆字跡。鄧邵光在泰豐居宴請加藤,加藤早已經調查清楚鄧邵光的背景。加藤單刀直入,拿出了大宋官窯遺址圖,二人仔細推敲詩句,加藤請鄧邵光幫助自己找到風鈴橋。作為回報,加藤答應鄧邵光幫他把鄧府的生意全部搶到自己名下。
◎第二十八集
每日親自給鄧明軒送藥的馮大夫在去鄧府的中途被野田醫生迷暈,并在馮大夫的藥里做了手腳。高有德在鄧府門口發現拉車送馮大夫的是野田醫生,感覺奇怪,急忙回鈞寶齋把看見的一切向鄧邵光稟告。鄧明軒趁葉飛霞不在把母親叫來,說想白送給鄧邵光五間店鋪以換取鄧府安穩太平日子。鄧夫人起初不同意,可是鄧明軒執意于此,無奈之下只好答應。鄧明軒恰在此時毒發昏倒。鈞寶齋內,鄧邵光給高有德做戲,把鄧明軒之死跟自己撇清關系。高有德深信此事與鄧邵光無關。高有德跑到葉家把自己當初在鄧府門前看到野田醫生的事說給葉鼎三與賀焰生聽,并斷定此事一定跟日本人有關。賀焰生與葉鼎三合伙造一個假石碑,二人準備為死去的鄧明軒報仇。開封這邊賀晨送柴婉芬上學,卻發現柴婉芬的父親正是跟自己家有著多年仇恨的柴殿金。
博友評劇
@鄭州志成教育:看多了那些抗日神劇、婆媳矛盾、宮廷斗爭以及穿越題材,原本對電視劇都沒有多少興趣了。看了《大河兒女》突然讓人眼睛一亮,她簡直可以和《水滸傳》之類的經典相媲美了。美哉,《大河兒女》;壯哉,大河兒女!
@黑馬_44662:寓教于樂,這是影視等文藝作品的職責所在。有所觀,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悟。就沒有白看這么好的電視作品
@水柔蘊骨:在劇中,賀焰生、葉鼎三作為賀窯和葉窯的掌門人,雖因瓷技互不相讓斗了大半輩子,然而在國難家難面前,他們卻能夠并肩作戰,生死與共,恰恰體現了大河兒女的民族大義感。通過劇中賀、葉兩家傳遞出的大愛、大氣、大仁的精神,正是中原人的大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