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豫劇《魏敬夫人》鳴鑼全國優秀劇目展演獲贊譽

2014/5/7 16:00:18 點擊數: 【字體:

豫劇《魏敬夫人》鳴鑼全國優秀劇目展演獲贊譽
 
豫劇《魏敬夫人》鳴鑼全國優秀劇目展演獲贊譽
 
豫劇《魏敬夫人》鳴鑼全國優秀劇目展演獲贊譽
 
新編歷史劇《魏敬夫人》率先登場演出
 
    5月5日,由文化部主辦,文化部藝術司、北京市文化局共同承辦的“第四屆全國地方戲(北片)優秀劇目展演”在中國評劇院鳴鑼開槌,剛在第三屆中國豫劇節中獲優秀劇目第一名殊榮的新編歷史劇《魏敬夫人》率先登場,該劇兩場(5月4日晚上在同地演出一場)精美的舞臺呈現得到首都觀眾熱情的贊譽和熱捧。
 
    文化部副部長董偉在簡短致辭后宣布“第四屆全國地方戲(北片)優秀劇目展演”開幕。
 
    新編歷史劇《魏敬夫人》率先登場演出贏好評
 
    《魏敬夫人》作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省委宣傳部“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重點項目”、省文化廳“藝術創作生產重點劇目”,創作歷時一年之久,幾經專家論證,又經二次創作,十易其稿,一經亮相便叫好連連,得到觀眾和業內專家的一致好評。后經多次演出,不斷改進,反復打磨,始有今日之舞臺呈現。該劇是河南豫劇院一團組建一流主創團隊傾情創作,整合優勢資源重點打造,集中骨干力量最新推出的原創力作,該劇由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王惠領銜主演,編劇姚金成、雷桂華,導演張平。
 
    大幕拉開,表現豐裕大唐盛世的歡快舞蹈之后,在椅子上手托皓首沉睡的女主人魏敬夫人徐徐入場,王惠人未睜眼已是掌聲四起。接下來的整場演出不負首都觀眾厚望,劇情帶著他們共同經歷著一次次的情感跌宕,一幕幕的人間真情,掌聲叫好聲不斷響起。
 
    省文化廳廳長楊麗萍:河南豫劇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河南省文化廳廳長楊麗萍接受采訪時說:在深化體制改革的今天,河南戲劇事業的發展迅速,好戲連臺,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并得到了文化部的高度評價和各省同行的認可,從《魏敬夫人》被定為此次展演的開場大戲即可看出。這與國家的支持、省委省政府和各級黨委的支持,與社團、企業的支持,與“梨園春”等欄目的支持密不可分。相信在如此大好的發展環境中,河南豫劇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著名導演黃在敏稱贊該劇題材的選擇好,在民族精神方面意義非凡。演出很有氣派、有歷史感、厚重感。演員的表演非常突出,特別是王惠的表演在拿捏人物身份感與歷史厚重感方面無論從形體到唱念包括腳步、氣質做得很有效果,做得很好。魏敬夫人因為有了王惠就格外有特點了,王惠因為有了魏敬夫人在表演上就得到了更充分的發揚甚至是有了進一步的延展。

    著名戲劇評論家徐培成稱贊該劇是一部充滿活力、充滿希望、帶有基礎的好戲。真正完整地表現出了河南一個女英雄崇高的胸懷,在民族大團結、在精忠報國的歷史上有重要影響,跟現在的愛國、愛民緊扣在一起。選材上昂揚、向上,有強烈的時代質感——愛國意識、愛民意識,很看好這部戲的前景。

    《魏敬夫人》原創人員:展現豫劇藝術的大氣昂揚

    編劇姚金成、雷桂華說:創作本劇的初衷是表現女主人公魏敬夫人的偉岸胸懷,塑造她能文能武、有勇有謀的女政治家形象。通過公魏敬夫人的塑造使本劇既有中原文化傳播的生動再現,也有根親文化傳遞的歷史體現,既有中原文明播遷的悲壯史詩性,又有黃河母親仁愛的博大情懷,既有傳統豫劇藝術的大氣昂揚,又有現代節奏的緊湊和美感。借助豫劇舞臺,以全新的現代文化視覺,讓觀眾在感悟中原文化中那種包容、仁愛、開拓、勇于犧牲的人文特質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情懷的同時,給我們當代人以審美的愉悅和歷史的啟悟。

    談起該劇亮點之一的舞蹈設計,宋曉東老師說:戲劇和舞蹈、武打本來就是一體的,它們應該融入到劇情里。

    首都熱心觀眾道衷腸:希望豫劇能多來北京演出

    “陪爸媽來看戲,沒想到還挺好看,這臺戲顛覆了我對戲曲冗長拖沓節奏的認定,它不僅故事性強,且舞臺呈現很美,當然,幾位主演收放自如的表演為此劇增色不少。希望豫劇能多來北京演出,也好讓我多些孝敬父母的機會。”26歲的在北京做IT工作的王先生說。

    白發蒼蒼的桑老師是北京某京劇學會秘書長,在連看兩場《魏敬夫人》后,她說:為什么連看兩場這部戲?因為太難得了,豫劇來北京演出太少,一年才一兩場。豫劇現在越來越好看好聽了,無論是故事、化妝、舞蹈還是服裝、舞美、音樂等等都很好。此劇包容、大氣的氣質,很契合北京風格。

    據悉,這次展演的39家全國地方戲創作演出重點院團演出的50臺優秀地方戲劇目競相爭艷,37個地方戲曲劇種各具獨特的文化價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且具有較大的區域影響和不同的審美風格。其中有在全國廣泛傳布,擁有眾多觀眾的豫劇、秦腔、粵劇、評劇、越劇、黃梅戲等;也有久經傳唱的川劇、晉劇、河北梆子等;既有吉劇、隴劇這樣建國后誕生的新興劇種;也有梨園戲這類歷史悠久的古老藝術。這些流布在全國不同地區,影響深遠劇種的集中演出,是歷史提供給地方戲曲藝術極好的展示機會。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網(2014-05-0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