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通濟渠鄭州段
河南商報記者李雅靜/文省文物局/供圖
昨日下午,從在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傳出重磅消息,涉及中國的兩個遺產項目——中國大運河和絲綢之路項目雙雙申遺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加上之前我省已經申遺成功的安陽殷墟等3個項目,目前,我省的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已達到5個。
代表評價
大運河“震撼”“令人印象深刻”
據悉,在審議過程中,世界遺產委員會委員國有代表用“震撼”“令人印象深刻”等來形容對中國大運河的感受。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業革命前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土木工程項目。它促進了中國南北物資的交流和領土的統一管轄,反映出中國人民高超的智慧、決心和勇氣,以及東方文明在水利技術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就在中國大運河成功申遺不久,由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政府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起始段與天山廊道的路網”跨國系列申遺項目,僅耗時約20分鐘,也順利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首例跨國合作、成功申遺的項目。中國段包括河南和陜西、甘肅、新疆4省份的22處遺產點。
河南表態
申遺成功,具有里程碑意義
大運河和絲綢之路項目成功申遺,加上之前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洛陽龍門石窟、安陽殷墟、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我省的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已達到5個。
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絲綢之路河南段、中國大運河河南段在同一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同時申報成功,在文化強省建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省文物局副局長孫英民說,河南不僅是絲綢之路開辟、發展繁榮的見證者,還是保護和傳承的堅定實踐者。河南將抓住申遺成功和歐亞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歷史機遇,切實加強遺產保護和宣傳工作,把河南優秀歷史文化和現代發展成果推向全國、推向世界。
申遺之后
申遺不是目的,更要提供保護
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在世界遺產大會上表示,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后,中國政府將恪守《世界遺產公約》及其操作指南的有關要求,繼續為大運河珍貴文化遺產提供最好的保護,并將繼續團結各利益相關方,深入探討巨型線性文化遺產,尤其是活態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利用模式,讓蘊含豐富精神內涵的大運河流淌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不是申報成功就沒事兒了。”有專家認為,其實很多項目在申請過程中,保護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甚至與國際水平接軌。但申報成功后,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加大投入。
中國大運河專題
大運河河南段
7個遺產點見證了大運河歷史進程
大運河是一處超大規模的線性文化遺產。依據歷史上的分段和命名習慣,中國大運河由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運河組成。大運河申遺項目涉及河南和北京、天津、河北等8個省份。
我省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7個遺產點,包括洛陽回洛倉遺址和含嘉倉遺址、通濟渠鄭州段、通濟渠商丘南關段、通濟渠商丘夏邑段、衛河(永濟渠)滑縣—浚縣段、?h黎陽倉遺址共7個遺產點。
省文物局相關人士稱,7個遺產點涵蓋了河道、碼頭、河堤、橋梁、倉窖、水工設施等完整的遺產類型,見證了大運河從開鑿、發展到繁榮、沒落的歷史進程。
省文物局相關人士稱,特別是發現的3座大型皇家糧倉遺址,排列有序,規模宏大,有力印證了隋唐大運河保障重大軍事行動和經濟開拓的重要功能。
通濟渠鄭州段
索須河故道原來就是通濟渠渠首部分
提起市區西北的索須河,老鄭州王先生并不陌生。小時候他們吃這里的水,還撈過河里的魚。近年來因為頻頻遭受污染,索須河已經不再受人待見。
此次入選大運河項目的通濟渠渠首部分名為通濟渠滎陽故城段,按照當地人的說法,“通濟渠滎陽故城段”確切說應該被稱作“索須河故道”。
大運河通濟渠鄭州段位于鄭州市惠濟區,包括通濟渠索須河段和通濟渠惠濟橋段。
通濟渠索須河段為現狀河道,西起豐碩橋,東至祥云寺村與賈魯河交接處,長約16公里。此河道為不通航河流,主要是城市泄洪排澇景觀河道。
通濟渠惠濟橋段現已探明的河道北起東孫莊村東側黃河南岸大堤處,南至索須河段豐碩橋處,全長約4公里。除惠濟橋處尚保留一段河道外,其余部分均已埋于地下。
含嘉倉、回洛倉
位于隋唐大運河“中心地帶”洛陽
回洛倉建于隋朝,位于城外。隋末,天下大亂,李密奪取回洛倉,隋統治者積累了11年的糧食拱手“讓”于李密。
雖然李密領導的瓦崗軍沒能起義成功,但他搶占糧草的戰略,卻成為另一個人的“教訓范本”,這個人就是李世民。
李世民看到糧倉在城外的弊端,決定在洛陽城內建立糧倉,以免重蹈當年隋統治者的覆轍。
這個被李世民精心“設計”地理位置的糧倉就是含嘉倉。含嘉倉不僅供應洛陽城里的糧食,還起著關東和關中之間漕米轉運站的作用。后來,它逐漸取代當時最大的糧倉——洛口倉,成為天下第一大糧倉。
小知識
為什么不叫京杭大運河?
因為它包括三部分:1.京杭大運河;2.隋唐大運河;3.江南運河網。
中國大運河是歷史最悠久、長度最長、科技含量最高的人類文明偉大工程,是中華民族時代精神的象征,是中國留給世界的寶貴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