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仰韶遺址農民傾百萬家財 復原6千年前彩陶

2014/7/17 11:20:29 點擊數(shù): 【字體:

    傾百萬家財解6000年前彩陶之謎

    ——一個仰韶遺址農民的文化守望

    “老祖宗留下這么漂亮的彩陶,我能復原工藝嗎?”14年前,生活在仰韶遺址的農民楊拴朝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從上游奔騰而來的黃河,流經以丘陵為主要地貌的河南省澠池縣時水勢已漸平緩。1921年,距今約5000至7000年的仰韶文化在當?shù)匮錾卮灞话l(fā)現(xiàn)并命名,因證明了中國有新石器時代的遺存和文化而廣受矚目。

    楊拴朝就出生在附近的南村鄉(xiāng)柏樹村,童年時期經常在黃河邊撿到彩陶碎片,唯一的用途是拿來打水漂玩。直到30多歲,他才明白這些碎片與他隔著幾千年的滄桑歲月,而他腳下所踩的土地,有著多么絢爛厚重的文明需要人傳承。

    “那時候考慮得簡單了,想著陶器能有多復雜啊,制陶師傅們不是天天做盆兒啊罐兒啊的?”復原仰韶彩陶工藝的念頭初起時,他完全不曾預料自己將走上怎樣艱辛漫長的路。

    2000年,楊拴朝就地挖了土窯,燒遍方圓十公里內的各種土質。從800℃到1050℃,每10℃一格,各種窯溫他試過無數(shù)遍。4年后,合適的原材料陶土終于水落石出。

    楊拴朝高中都沒有讀完,為破解仰韶彩陶的密碼,他看書學習,請教考古專家,硬生生從“土得掉渣的農民”修煉成“中國社會科學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甚至撰寫論文,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廟底溝類型彩陶上的圓點紋飾是指紋”一說。

    研究彩陶復原工藝的數(shù)年間,一家人的生計全靠妻子打理的飯館,利潤也多變成了一窯又一窯燒壞的彩陶。山窮水盡時,他貸款近百萬元,親戚朋友借遍了,銀行利息還不上,孩子問“為啥我們日子過得這么緊張”。

    “親戚都說我不正干,見面躲著走。”楊拴朝不愿回憶那十多年的生活,“心力交瘁,覺得對不起家人,有點活不下去了。”他想過退卻,但一種模模糊糊的守護和傳承文化的意識卻始終縈繞在心頭。

    此前,附近村莊因小浪底工程整村搬遷,他不僅拍下7000多張如今看來充滿懷舊氣息的生活畫面,還傾盡百萬家財搶救出大量匾額、家具、農具等民俗實物。

    “全村三四百口人整裝待發(fā),突然撲通對著黃河跪下,說以后再也看不到生養(yǎng)的地方了。”這故土難舍的一幕深深震撼了聽著黃河濤聲長大的楊拴朝,“能不能把移民帶不走的風土人情留下來,給子孫留個念想?”

    正是在走村串巷收集民俗實物的過程中,他結識了在仰韶的考古專家,并邂逅了仰韶彩陶,從此眼睛被一種更燦爛的文化所照亮和吸引。

    2007年,楊拴朝成功燒制出第一批彩陶作品。曲腹碗、曲腹盆、小口尖底瓶、雙連壺,古老的彩陶藝術在他手中煥發(fā)出新的神采,讓人真切感受到文明的活力。

    如今,他燒制的彩陶藝術品不僅作為中國文化符號遠銷英國、瑞典等多國,還在茶具等生活用具上尋求突破。楊拴朝希望,仰韶文化能走進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曾經想過退卻,但想到仰韶文化能在我這里得到傳承發(fā)展,感到還是值了!”楊拴朝用前半生詮釋了一場普通人關于守望和傳承的文化苦旅,談及未來仍不改初衷,“有幸生在仰韶遺址,傳播仰韶文化是我一生的使命。”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新華網(2014-07-1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