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大型中國歌劇《木蘭詩篇》將以“情景交響音樂會”的舞臺呈現方式,獻演于東方藝術中心。該劇自2004年首演之后,僅于世博會期間在上海進行過專場演出,此次再度回到申城上演,令人期待。
情景交響音樂會還原木蘭
木蘭從軍的故事,早已成為全球家喻戶曉的中國傳說,連迪士尼公司第一部中國題材長篇動畫電影也選用了花木蘭的故事,使得“木蘭”進一步成為世界性的中國文化標簽。
2004年,中國歌劇《木蘭詩篇》誕生,它以交響樂和情景歌劇的嶄新形式,弘揚偉大的中國文化和民族精神,展現中華兒女乃至全人類熱愛生活、追求真善美、呼喚和平與正義的崇高精神境界。10年間,“木蘭”這支“和平之花”登上了紐約林肯藝術中心、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東京皇家會館及東京新國立劇院、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和圣彼得堡馬林斯基大劇院,在國際歌劇舞臺上向世界傳遞了中華民族的心聲和中國歌劇的東方之美,成為在世界歌劇舞臺上表演得最多的中國歌劇。
今年是《木蘭詩篇》首演10周年,為此,中國交響樂團和總政歌舞團聯合策劃組織全國大型巡演活動,主創團隊特意選擇了“情景交響音樂會”的呈現方式,摒棄了繁復的舞臺裝置與調度,以期還原更為純粹的音樂感受。在此前的全球演出中,僅在林肯藝術中心使用過這樣的編排,因此今晚在東方藝術中心的演出,將成為上海觀眾難得的一次體驗。據了解,此次巡演由總政歌舞團原副團長、國家一級編劇李福祥擔任劇目總導演,指揮家李心草、姜金一,總政歌舞團女高音雷佳、總政歌舞團男高音張英席等優秀藝術家傾情獻藝。
將河南地方戲曲融入交響樂
作曲家關峽表示,花木蘭的故事發生在河南,為了能夠更貼近歷史,創作之初便決定要將河南地方元素融入到音樂和唱腔當中。河南是戲劇之鄉,明清以來,在河南有據可查的曾經流行的劇種就有45種之多。在綜合整理了河南地方文化特點的同時,關峽考慮該劇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的傳播,巧妙地將戲曲音調和交響樂進行了有機融合,并加以發展和再現等作曲手法,形成了獨特的“戲曲風格詠嘆調”。此外,《木蘭詩篇》在聲樂演唱形式上,還吸納和融匯了歌劇、音樂劇、戲劇、清唱劇、情景劇等適合情景表演的元素,通過具有民族特色的聲樂演唱,使作品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2005年9月,《木蘭詩篇》 應邀在紐約林肯藝術中心演出,表演結束后,格萊美音樂評委奇克對作曲家關峽說:“你開拓了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可稱之為‘五聲音階浪漫主義’,從你的音樂中我們能聽到普契尼的表現力和瓦格納的戲劇性配器。《木蘭詩篇》的音樂氣勢恢宏,旋律非常優美,是一部優秀感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