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第二屆中原經濟區論壇舉行,嘉賓共商河南文化發展大計

2012/3/26 9:08:40 點擊數: 【字體:

 
    第二屆中原經濟區論壇舉行,嘉賓共商河南文化發展大計

    首席記者王魯峰路紅 記者鄭松波 實習生葉翔宇文 首席記者杜小偉圖

    閱讀提示

    昨天,“第二屆中原經濟區論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軒轅堂舉行,論壇主題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

    昨天的論壇,是一群有情懷人的聚會——

    “詩人外長”李肇星用許多故事反復闡述“邦舊命新,大眾為本”;“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諄諄叮囑一定要抓好“文化軟實力”;北京大學教授陳平原直言中原崛起一定要補上高等教育這塊“短板”;清華大學教授熊澄宇勸誡要以敬畏之心保護、學習、傳承華夏歷史文明;著名編劇高滿堂則疾聲呼吁要“從中原的文化到文化的中原”……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盧展工,省委副書記、省長郭庚茂出席論壇。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李肇星發表演講。博鰲亞洲論壇國際咨詢委員會委員、原外經貿部首席談判代表、副部長龍永圖擔任論壇主席并主持。

    省領導鄧凱、李克、劉春良、吳天君、王菊梅、張廣智、王訓智參加論壇。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趙素萍致辭。全國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王明義參加論壇。

    本屆論壇,省政府主辦,省委宣傳部、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廣電局、省電視臺承辦。

    精彩的致辭和主題演講之后,還進行了“高端對話”環節。龍永圖、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長朱燾、瞭望周刊社社長兼總編輯姬斌、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耀,圍繞論壇主題進一步深入探討。

    【精彩致辭】

    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素萍

    本次論壇是一場“及時雨”


    昨天,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素萍代表論壇主辦方致歡迎辭。

    趙素萍熱情介紹了河南省省情。她說,2011年9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中原經濟區五大戰略定位。明確把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創新區作為中原經濟區的五大戰略定位之一,這是目前我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唯一具有文化傳承創新使命和功能的經濟區域。“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是中央賦予河南的歷史使命。”

    趙素萍說,“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基礎在傳承,關鍵在創新,必須堅持傳承和創新“兩篇文章”一起做,遵循文化自身的發展規律,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積極挖掘培育具有中原文化風貌、中國特色、時代特征的文化資源,讓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在新時期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趙素萍表示,本屆中原經濟區論壇,把“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作為主題,符合中央要求,切合河南急需。尤其是群賢會聚,高朋滿座,共商河南文化發展大計,更是一場“及時雨”,對于加快推進文化強省建設,提升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博鰲亞洲論壇國際咨詢委員會委員

    原外經貿部首席談判代表、副部長

    本屆論壇主席 龍永圖

    河南謀劃中原經濟區效力驚人


    在中原經濟區論壇的舞臺上,龍永圖連續兩年擔任論壇主席。昨日上午9時,再次走上熟悉的論壇講臺致辭時,他不勝感慨。

    他說:“記得去年4月,我第一次主持中原經濟區論壇,主題是‘從中原到中原崛起’,主要探討‘什么是中原經濟區’、‘為什么要搞中原經濟區’。沒想到,之后僅僅半年時間,《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就出臺了,中原經濟區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可見河南謀劃中原經濟區戰略的效力之高、河南人民的凝聚力之高。目前,中原經濟區戰略已經進入實施的階段。可以說河南在推動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時候確實是決心大,方法對,一步一個腳印,很有章法,很有特點。”

    對本次論壇的主題,龍永圖非常贊同。他說:“2009年,澳大利亞一家報紙圍繞中國成為經濟總量第二大國后,軟實力如何與硬實力同步提升,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那篇文章說,什么時候全球的精英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中國留學;什么時候全球的年輕人開始廣泛地看中國的電影、電視、音樂、書籍;什么時候全球消費者首先選擇中國品牌,中國才能成為真正的經濟強國、文化強國。我覺得這些問題確實打中了我們的軟肋。因此我們不抓文化是不行的,不抓軟實力是不行的。”

    龍永圖認為:“在中原經濟區的五大戰略地位中,河南首先選擇了華夏文明的傳承和創新作為本次論壇的主題,非常有遠見,也符合當前國內外經濟政治形勢對我們的發展要求。發展文化事業,提升全民素質,已經成為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總量第一大國,經濟強國,成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最大挑戰。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抓住文化的問題、抓住人的素質的問題,就是抓住了建設中原經濟區,推動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建設的關鍵。”

    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 熊澄宇

    華夏文明要接“地氣”

    “黃帝姬姓,建國有熊,又稱有熊氏。”一登臺,熊澄宇教授就對自己的姓氏做出考證:“以前有人告訴我,楚王姓熊,熊姓出自于楚國,我一直以楚人后代自居,這次到了河南,我才明白到河南才找到了我的家,找到了我的根。”這番開場白贏得臺下一片掌聲。

    熊澄宇認為:建設華夏歷史文化傳承創新區重要的支撐點在于創新。

    首先要與老百姓的現實生活結合,讓華夏文明落地。其次,需要和中原經濟區建設與當代生產力發展相結合。唯有如此,才能找到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熊澄宇認為,中原經濟區核心是經濟,重點是社會形態的建設。文化本身就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原經濟區的其他幾個戰略有很好的支撐和融合作用。

    再次,文化是資本。熊澄宇說:“我們傳承和創新華夏歷史文明的最終目標是:到這里的人,流連忘返,沒有到這里的人,心向往之;住在這里的人安居樂業,我想這就是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和創新區建設的一個評價標準。”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會長、著名編劇 高滿堂

    從中原的文化到文化的中原

    因為《闖關東》這部電視劇而大熱的著名編劇高滿堂,昨天在論壇上作了演講。

    作為“半個河南人”,高滿堂說,來河南的起因是盧展工書記請他到河南來走一走,看一看,寫一寫,后來就成了常客。

    高滿堂透露,他寫了一部電視劇叫《大河兒女》,下個月月底就要在河南開機。他說,從盧書記請他寫反映河南人從上個世紀20年代初到解放這段歷史生活的《大河兒女》,到盧書記讓他寫反映農村變革歷史的《老農民》,他理解了盧書記的深意——把河南的人文歷史文化形象典型化、具體化、立體化,確切地說就是“從中原的文化到文化的中原”。

    河南應創造“中流”,超越“韓流”“日流”

    嘉賓縱論“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


    【高端對話】

    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國資委監事會原主席、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長 朱燾

    中原經濟區建設,也要重視工業設計


    “我想表達一下對河南的敬意”,滿頭華發的朱燾說,來之前也做了一些功課,但到河南后的所見所聞,讓他受到很大教育,河南“思想新、思路新、作風實、視野寬,中原經濟區的發展一定大有前途”。

    朱燾提出,希望能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充分發揮工業設計的作用——

    第一,新型工業化很重要。發達國家已到后工業化時代,我們則處于工業化的中期,趕上了信息化時代的好時機。所以,一定要把工業化和信息化結合起來發展。

    第二,文化的傳承創新問題,要有一個很好的環境。雖然創新的關鍵是體制機制,但是軟環境非常重要。中國在世界上遇到兩個質問,一個是說中國5000年文明,前3000年還可以,后2000年為什么不行了?另外一個質問就是錢學森的質問,中國的學校為什么培養不出來杰出的人才?要鼓勵創新、保護創新,對失敗者寬容,不要槍打出頭鳥。

    第三,中原經濟區建設中,要高度重視工業設計。工業設計在工業革命開始的時候就產生了。而我國改革開放之初才引進這個理念和方法。

    朱燾建議,要把設計創新和技術創新結合起來,要與創造品牌結合起來。

    現場對話中,朱燾還補充兩個數字,“一個是90%,一個是10%。兩個加起來是100%,但這是兩回事”。90%,是指我國工業產品出口90%是貼牌生產的;10%,是全國兩會上提供的數據,是我國科技成果產業化率。

    “對比這兩個百分比,我們工業設計是大有作為的。所以我希望河南省的工業設計也能夠為這兩個百分比‘一個降一點,一個升一點’做貢獻。”朱燾說。

    瞭望周刊社社長兼總編輯、新華社高級編輯 姬斌

    依托“老家河南”, 創造出“中流”來

    “‘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這個概念給我們非常多的震撼。因為在全國40多個經濟區中,文明傳承創新區的發展定位是唯一性的,這本身就具有極高的價值。”昨天,姬斌在“高端對話”環節,這樣表述自己的觀點。

    他說,要理清傳承創新什么,要把能夠集中體現華夏文明的那些元素、要素梳理出來,通過一種創新的方式傳承下去,特別是讓“80后”傳承下去。“如何把這些文明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如何讓全世界理解、感知、認同,并對中國文明發自內心地尊重?可能這是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重要功能,或者說是其具有重要意義的一項工作。”姬斌說。

    他說:“我想應當通過中原文化乃至整個中華文化的老家——河南,創造出一個‘中流’來,而不是‘韓流’、‘日流’……”

    姬斌認為,美國人拍的電影《功夫熊貓》,用的是中國元素,但它體現的不是中華文明的精髓。通過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實踐,是能找到這些元素的,是能夠把中華文明元素與現代創意有效地結合。

    姬斌還提出了具體建議——

    首先,希望有一場能夠體現中原文明、華夏文明的經久不衰的劇目,這比單臺晚會更有價值。比如美國百老匯史上最成功的音樂劇《歌劇魅影》,已經收入了50億美金。

    其次,知識產權保護。在美國,博物館的衍生品,是其收入中重要的部分。衍生品之所以賣得出錢,是因為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品牌所有者的權益。

    他說,文化產業上的“創意”變成“創富”,需要過程。中原經濟區包括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提出,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創意,怎么把這個創意轉化成現實的創造,進而實現創富,還需要做很多很多努力。

    【高端對話】

    河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王耀

    建中原民居保護展示區保護文化遺產


    “關于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我們要做好傳承和創新兩篇文章”,王耀謙虛地說,自己是河南的一個工作者,談一談河南的工作思路——

    關于傳承,有兩方面的任務,一個是把文化遺產保護好,一個是把中原優秀思想挖掘好。“簡單地說,就是把文物保護好,把思想挖掘好”。

    關于文化遺產保護,河南的工作思路主要有:一、依托龍門石窟、安陽殷墟、登封天地之中等建筑群,來打造世界文化遺產的研究基地;二、建設一批考古歷史遺址公園和大遺址保護區;三、要做好歷史名城、名鎮、名村和遺產地的保護;四、要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承人,打造生態文化試驗區;五、要依托古城、歷史名城,打造歷史文化街區,讓這些城市的文化街區體現出一個城市發展的脈絡和城市的特點,成為一個城市的標志性名片。只有這些方面做好的話才可以真正讓群眾感受文化、感受歷史。

    關于創新。王耀透露,河南計劃建一個中原民居保護展示區,把散落在中原各個省,尤其是村落里面幾十年、上百年的建筑統一給修復、搬遷保護好,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代表性的產業進入里面。

    王耀說,在思想挖掘方面,河南將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加強對中原文化典籍的整理和研究,推動重要典籍資源的數據化;第二要挖掘好中原傳統思想文化,建立一個全面、系統的文化思想體系;第三要依托豐富的根文化資源,打造一批姓氏文化、主題文化等;第四要挖掘好節日文化資源。

    王耀說,“關于創新,我們一定要轉變觀念,主要是轉變文化發展方式,提供文化發展的動力”。首先要塑造好中原文化精神,提煉具有時代精神、積極向上的大中原文化精神。另外我們要繼續推進和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要加快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傳播體系,推出一批具有中原特質的文化品牌。再一個就是要創新文化生產方式和表現方式,促進文化、教育、旅游、物流等產業的融合,增強文化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充分發揮好文化在經濟社會當中的作用。(原標題: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是河南的歷史使命)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