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臺天瀑落差高達314米,被譽為“華夏第一高瀑”,天瀑奇觀提早出現,為“五一”云臺游增色不少
康百萬莊園“明清莊園真人秀”大型情景吸引了眾多游客觀看
“五一”小長假,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游客人數上升了11%,收入上升了14%,創歷史新高。圖為黃河風景名勝區炎黃廣場上的文化演出 (呂桓宇)
——我省“五一”小長假綜述
鄭州市
“五一”假日期間,鄭州市旅游接待人數持續增長,3天假期共接待游客393.1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3.0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8%和8.7%。
隨著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的建設發展,“鄭州人游鄭州”、“鄭州一日游”活動逐步深入人心。“五一”期間,河南博物院、河南地質博物館、鄭州市博物館、鄭州科技館、城隍廟、茶城等特色鮮明的城市旅游產品,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旅游觀光。假日期間,中原福塔景區客流劇增,日均接待達到5000人;綠源山水度假區日均接待6000人左右;到鄭東新區CBD登船、購物的游客日均達2000多人。 (彭利凱)
洛陽市
今年“五一”小長假,洛陽市旅游收獲頗豐,旅游景區3天共接待游客216.03萬人次,同比增長14.88%。
洛陽賞花游火爆依舊,國際牡丹園、國家牡丹園晚開牡丹品種大面積綻放;王城公園、隋唐城遺址植物園采用溫控等技術干預措施,“五一”期間仍然有大面積牡丹盛開,吸引了大量游客。龍門石窟3天共接待游客14.77萬人次;生態游漸入佳境,游客紛紛到老君山、白云山、龍潭大峽谷、重渡溝等生態景區休閑度假。此外,“夜游龍門”、開元湖音樂噴泉、洛浦公園提升工程和景觀大道的亮化提升,有力地拉動了洛陽市夜游活動。據悉,“夜游龍門”自開放以來,每日吸引游客2萬到3萬人次。 (張莉娜)
開封市
今年“五一”小長假,開封旅游取得全面豐收。3天時間,全市旅游接待量達到157.99萬人次,同比增長7.5%,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46億元,同比增長10.6%,未發生任何重大旅游投訴和旅游安全責任事故。在開封市接待總量創出歷史新高的同時,清明上河園景區4月30日接待量達到41200人次,創1998年開園以來日接待量最高紀錄。 (李紅寧 張斌)
平頂山市
“五一”小長假,平頂山市共接待游客201萬人次,同比增長11%,旅游收入80400萬元,同比增長12%。其中,國家5A級景區堯山—大佛接待游客15.4萬人次,國家4A級旅游景區二郎山、畫眉谷、燈臺架分別接待游客8.1萬人次、12萬人次、2.3萬人次,門票收入分別是238萬元、180萬元、36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游客比重變化顯著,平頂山本市游客占30%,本省除平頂山外占50%,外省游客占20%。游客選擇家庭旅游、親友團旅游、自駕車等自助旅游方式的游客占游客總量的80%,團隊游客僅占20%,有效提高了假日旅游經濟。 (李靜)
安陽市
“五一”小長假,安陽市接待游客59.28萬人次,同比增長8%;旅游綜合收入3.98億元,同比增長14.04%,無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發生,旅游信譽度為優。 (安綠)
鶴壁市
“五一”小長假期間,鶴壁市接待游客人數和旅游收入再創新高。3天共接待游客53.2萬人次,旅游收入1.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5%和15.2%,實現了旅游“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統一。
據介紹,鶴壁市開展了一系列節慶活動,“慶三八、學雷鋒、保護淇河”巾幗志愿者活動,拉開了“春游鶴壁”的序幕。4月21日,“沐浴春風·徒步游淇河”比賽、云夢山踏青節、金山槐花節、“春游大伾”活動、古靈山景區第九屆財神文化節等次第亮相。“五一”小長假期間,玉帶河趣味摸蟹、太公湖激情蕩舟、登臨銅頂撞吉祥銅鐘等系列活動吸引了眾多省內外游客。 (高錚)
新鄉市
為了迎接“五一”小長假,新鄉景區紛紛推出各式各樣的節慶活動來迎接廣大游客的到來。
八里溝景區在主要景點提供免費講解服務;免費提供茶水;免費觀看獼猴表演;免費喂養梅花鹿活動。萬仙山景區在郭亮通天河攀巖區舉辦一場大型的極限攀巖比賽活動。九蓮山景區特推出“小西天公國”體驗游。京華園景區在4月28日—5月10日期間,舉辦首屆民俗文化藝術節展銷會。跑馬嶺景區舉辦“第二屆全民健身登山尋寶”活動,讓游客在運動的過程中,得到意外的收獲。關山景區為慶祝迎賓大道4月28日全線開通,在“五一”期間舉行“定格關山攝影比賽”活動。潞王陵景區準備了豐富的文化盛宴,古典宮廷舞蹈將入駐陵園供游客拍照留念。 (白金江)
許昌市
“五一”小長假,許昌市共接待游客53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61億元。
許昌旅游服務中心正式啟動運營,成為市區旅游新亮點。“五一”小長假期間恰逢第六屆許昌國際三國文化旅游周開幕,三國文化國際談、三國線路推介會、三國文化系列集郵展、三國文化旅游商品創意設計大賽展等引起了良好的市場反響。全市旅游景區活動精彩紛呈,曹丞相府的古裝情景劇、魔術表演,灞陵橋的美食展、非物質文化展,春秋樓的精品劇、圖畫展,花都溫泉的民族演出等活動,讓游客在小長假中玩得開心,游得舒心。 (方洪波)
三門峽市
“五一”小長假,三門峽市各項旅游指標再創新高。全市共接待海內外旅游者50.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14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0.03%和26.06%。“五一”期間,全市賓館接待住宿旅游者17.7萬人次,同比增長12.9%。
隨著第十八屆中國(三門峽)國際黃河旅游節的臨近和“五一”假期的到來,全市各旅游景區紛紛開展了一系列特色濃郁、豐富多彩的旅游活動,豫西大峽谷進一步開發“養生體驗游”,邀請知名老中醫親自為游客免費把脈問診,針灸理療。雙龍灣景區利用太陽能及光學原理精心打造的“星月同輝”景觀,吸引了大批游客。“五一”前夕,函谷關、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虢國博物館、三門峽大壩、豫西大峽谷、雙龍灣等10個重點旅游景區推出了“三門峽十大景區旅游套票”,持套票在十大景區可享門票半價優惠。 (楊素云 王麗)
濟源市
“五一”期間,濟源市旅游再創歷史新高。4月29日至5月1日,全市共接待游客64.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3%和38.1%。
進入4月份以來,小浪底首屆“櫻花節”、中國女媧文化旅游節開幕式暨公祭媧皇始祖大典、黃河三峽野玫瑰節和第六屆濟源王屋山國際旅游登山節等活動次第登場,共接待千人以上大型團隊近10個。據悉,“五一”期間,濟源市接待旅游團隊達到500個,觀王屋山祭天表演、訪五龍口十里畫廊、乘黃河三峽游船等成為游客延時的必選項目。鄉村旅游也吸引著八方來客。4月28日,剛營業的五里橋“農家樂”火了一把,愚公村、迎門村的“農家樂”餐飲、住宿一片繁榮,小浪底景區的“黃河人家”單日就餐人數達2000人次以上。 (衛燕萍)
信陽市
“五一”小長假,延續了20屆的中國信陽國際茶文化節的火爆場面,據統計,今年“五一”小長假,信陽共接待境內外游客117.4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 5.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和38%。受全國性節賽的拉動,雞公山、南灣湖、靈山景區從4月下旬就迎來了游客高峰,“五一”3天進入景區的游客分別為4萬、4.5萬、2.6萬人次,接待我國港澳臺及境外游客超過2000人次,創歷史新高。 (涂光安)
鞏義市
“五一”小長假期間,鞏義市共接待游客15.66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5%,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76萬元。
節前,鞏義文物旅游局精心組織,扎實開展以旅游安全、旅游市場秩序整治為重點內容的大檢查,利用杜甫故里景區4月18日開館迎賓的契機,提前進行宣傳。康百萬莊園“五一”期間開展了“明清莊園真人秀”大型情景再現活動;杜甫故里景區聯合康百萬莊園、浮戲山雪花洞、石窟寺、杜甫陵園景區開展聯合優惠活動;青龍山慈云寺景區開展“走進大峪溝”全國攝影大賽活動;竹林長壽山景區舉辦“中原首屆國際長壽文化節”暨“母子樂國際玩具節”;浮戲山雪花洞、石窟寺、楊樹溝等景區推出各種優惠措施,全市各景區呈現一派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 (康磊)
魯山縣
“五一”期間,魯山縣共接待游客55萬人次,旅游收入1.8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7%、8.6%。
今年“五一”小長假魯山縣旅游市場呈現持續火熱的局面。堯山、畫眉谷、龍潭峽等主要傳統景區游人如織。賓館飯店、農家樂等主要旅游接待設施幾乎保持100%的入住率。魯山縣在原有1個5A級景區、1個4A級和5個3A級景區的基礎上,去年又新增了2個4星級溫泉酒店。景區基礎設施和旅游接待設施的不斷完善,旅游服務質量和旅游知名度的提升。自駕游仍然是“五一”旅游的重頭戲,游客主要來自本地以及鄭州、許昌等周邊地區。小長假期間,自駕游占68.8%。(李靜)
欒川縣
今年“五一”,欒川旅游各項指標再創新高。全縣接待游客7.89萬人次,門票收入387.26萬元,旅游總收入2998.2萬元,同比分別增長6.2%、7.4%和8.1%,實現了“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統一的目標。
“五一”前夕,喜逢老君山、雞冠洞景區榮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揭牌,2012老君山文化旅游節以及第二屆伏牛山旅游商品博覽會,活動豐富精彩,亮點頻出。“五一”期間接待大巴團186個。初步統計,雞冠洞、重渡溝、老君山等主要景區自駕游增幅同比均在30%以上;人均消費水平提高,游客在欒川的停留時間延長。
重渡溝:“五一”小長假,重渡溝風景內的300多家農家賓館天天爆滿,重渡溝水景大酒店游客入住率達到100%,僅4月29日—30日兩天時間,景區接待游客4.5萬人次,其中接待千人旅行團5個,創歷史新高。省外游客中自駕車游客呈現較大增長趨勢。特別是景區建成的四維影城以及集娛樂、觀光、帶步于一體的“中原第一滑”1800米管軌式滑道,為“五一”增色不少。 (郭永軍 李向歌)
老君山:“五一”小長假到來之際,老君山景區舉辦了“2012河南省老君山文化旅游節”,用四月八傳統廟會等多個精品活動,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郭向陽)
西峽縣
“五一”假日期間,西峽縣重點景區游客爆滿,各景區共接待游客15.7萬人次,門票收入820萬元,旅游綜合收入671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4.9%、26.5%、16.6%。
西峽旅游呈現如下特點:省外游客數量同比增長45%以上;各景區自駕游比例約占游客總量的75%;特色景區游客爆滿。恐龍園和龍潭溝單日接待量均在5000人以上;獎勵政策作用凸顯。“五一”期間,陜西咸陽海天旅行社和湖北襄陽寶中旅行社分別組織了200人以上的大型團隊到西峽觀光旅游,產生了較好影響。 (朱天玉 楊洋)
嵩縣
“五一”期間,嵩縣共接待游客20.52萬人,其中白云山3.9萬人,天池山3.55萬人,木札嶺3.63萬人,較去年同比均有大幅增長。
據悉,在“5A嵩縣”理念的推動下,白云山、天池山、木札嶺、陸渾湖、臥龍谷等景區游人如織,據統計,到嵩縣旅游的自駕車游客占80%以上,旅游市場日趨成熟。同時,在“5A嵩縣”的帶動下,旅游元素多元化,鄉村游異軍突起,大坪油菜花、九店石頭部落、白河銀杏、何村時令鮮花等等,旅游內容逐漸豐富,鄉村旅游市場幾乎占領半壁江山。 (張相政)
淇縣
今年“五一”假期,淇縣各景區游客人數和經濟收入均創歷史新高,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2.3%和38.2%。
在云夢山景區,古箏迎賓、縱馬草原等特色節目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欣賞,古靈山景區還推出了漢服禮儀展示、梨花坡古箏表演、太公湖激情蕩舟等旅游活動。 (王金萍 張小燕)
虞城縣
“你看咱這公園里小橋流水,垂柳依依,健身器材齊全,一家人在‘五一’假日里出來走走,挺美。”5月1日,在虞城縣游人如織的兩河口公園,該縣城關鎮居民王旭東一邊和家人游覽,一邊告訴筆者。
近年來,虞城縣圍繞商丘市“一核兩翼組團發展,四位一體統籌推進”的發展戰略,搶抓“商虞一體化”建設機遇,主動融入豫東城市群,把城市建設特別是公園建設與居民的需求對接,突出“水系”、“綠色”和“文化”元素,沿河布點,相繼建立了木蘭文化公園、兩河口公園、森林公園和人民公園,積極打造居民滿意的宜居城市。據悉,“五一”小長假前建成開園的人民公園、森林公園和兩河口公園,毎天吸引當地及周邊群眾入園游玩達1萬人次。 (王支援)
鄭州惠濟區
“五一”小長假,惠濟區共接待游客61.01 萬人次,同比增長14.59 %;旅游總收入 661.76萬元,同比增長16.1 %。(李紅敏)
焦作云臺山
“五一”假日,云臺山景區游客人數和門票收入在高起點上實現了穩定增長,共接待游客19.04萬人次,同比增長2.1%;收入1775.7萬元,同比增長2.2%。接待了2趟北京、武漢的云臺山號旅游專列,1趟來自新疆烏魯木齊的旅游專列和一架來自上海的旅游包機。境外市場方面,共接待來自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團隊40余個。“五一”假日期間景區共接待旅游自駕車17862輛。在擁有30萬粉絲的新浪官方微博上,云臺山借助微媒體平臺提供信息咨詢服務,贏得了廣大游客的一致好評。 (畢超)
西峽五道
“五一”期間,西峽五道 精心打造的新景點神游峰游人如織,受到游客稱贊。
五道 神游峰是該景區特邀福建旅游專家策劃團隊,精心打造的精品景點。經專家考證,五道 神游峰以其獨特的神游五絕(日出、云霧、佛光、夕陽、明月)與世界文化遺產福建武夷山核心景區天游峰一脈相承、遙相呼應,可謂是姊妹峰,被譽為“南有武夷山天游峰,北有五道 神游峰”的美譽。 (朱天玉 封德)
開封清明上河園
國家5A級旅游區、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開封清明上河園,“五一”小長假接待游客人次和門票收入均創歷史新高,共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接待人次同比增長16.64%,收入同比增長20%。
特別是景區投巨資打造的大型水上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更是場場爆滿,一票難求,“五一”小長假,清明上河園實現了“三快一慢”,即泊車快、購票快、入園快、游園慢。景區周邊增加了3000余個停車位,增設了售票窗口25個,開通了景區3個大門、共計25個游客通道,增加了演出場次20余場,確保全天巡回演出近100場。 (呂桓宇)
西峽龍潭溝
“五一”小長假期間,龍潭溝景區的游客絡繹不絕,3天共接待游客3.2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50萬元。
春日的龍潭溝景區,迎春花、杜鵑花等競相開放,節日期間,景區特意安排了苗族少數民族風情表演。此外,景區新建的水上滑道項目頗受年輕游客的青睞,參與該娛樂項目的游客在滑道入口排起長長的隊伍。 (韓立)
鄭州金鷺鴕鳥園
“五一”小長假3天金鷺鴕鳥游樂園共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節日期間,除了喂鴕鳥、探恐龍、暢游水上樂園,景區活動成了一大亮點,精彩的文藝演出,大型的雜技表演,讓游客開心游園,滿意而歸。 (周金勇)
鞏義康百萬莊園
“五一”小長假,康百萬莊園共接待游客30252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百萬元,創歷史新高。
節日期間,康百萬莊園推出的“明清莊園真人秀”大型情景再現活動吸引了無數游客的圍觀。穿梭于景區內的“慈禧太后”、“康百萬”、“康家***”不斷帶給游客驚喜;“尋寶”及“DIY涂彩”等活動受到以家庭為單位游客的關注,豐富了旅游項目,受到廣泛好評。 (吉紅)(原標題:)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