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一年一度的老干部元宵節游藝活動在鄭州市老干部活動中心舉行,近千名老干部參加了猜謎語、玩飛鏢、釣魚、快樂大轉盤、興趣門球等趣味活動。 本報記者 丁友明 攝
新華網河南頻道2月24日訊 鄭州日報報道:(記者 左麗慧)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取消了焰火晚會和民間文藝集中展演,鄭州市民怎么熱熱鬧鬧、快快樂樂地過好這個春節?記者近日走訪鄭州市多處社區、公園及公共文化服務場所,發現今年的春節在國家倡導節儉的風氣之下,各級文化部門簡化了開展活動的形式,卻豐富和提高了舉辦活動的內容和手段,將“主動權”交到了廣大居民手中,使他們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精彩的春節文化活動,用新方式享受舊年味。
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有關部門不再統一組織大規模活動,而在各轄區的廣場、公園、社區等便于居民參與的場所,廣泛組織開展舞龍、舞獅、盤鼓、高蹺、秧歌、旱船、民間曲藝、健身舞蹈等特色民間傳統文藝表演活動,讓老百姓就近觀賞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并能參與其中,感受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氣氛。全市積極參與其中的社區、文化大院、企業等“活動點”達300多個,它們根據轄區居民特點安排的“巧手剪天下——跟著大師學剪紙”、扭秧歌比賽、迎新春歌唱大賽、燈謎競猜……各種各樣的活動令人目不暇接,居民完全可以就近“各取所需”。
正月十四、十五元宵節期間,各轄區也都將組織以盤鼓、秧歌、舞龍、舞獅、民間曲藝、民間絕技絕活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示等為主要內容的展演活動,讓廣大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看到精彩的民間文藝表演,甚至能加入表演隊伍,“現學現演”。
對今年9歲的菁菁來說,逛城隍廟廟會,是過年必不可少的活動。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期間舉行的文化廟會,吹糖人、剪紙、猴戲、旱船、舞獅等民俗文化表演,讓久居城市的人們感受到濃濃的年俗味兒。另外,全市各大廣場、公園、圖書館、博物館、老干部活動中心、鄉鎮綜合文化站、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村級文化大院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各網點等文化陣地,也都延長開放時間,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開展特色鮮明的陣地文化活動,為基層群眾提供了多樣性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市委市政府還繼續實施“情暖新春”專場文藝演出,為了讓基層群眾、下崗職工、低保戶、困難戶、勞動模范、道德模范、文明市民、重點建設工程的一線工人等廣大市民在春節期間看到自己愛看的戲,聽到自己愛聽的曲兒,年前,市豫劇院、曲劇團的專業演員們就在臘月二十三至二十六給大家獻上了4場精彩的演出。年后從初八開始,特別是元宵節期間專門安排有十多場戲曲專場、舞蹈專場、音樂專場、名家名段專場等免費演出。
正月十五舉辦走燈節
作為2013“春滿中原”商都民俗廟會的一大亮點,走燈節活動將于元宵節舉行。為方便市民參與正月十五走燈節活動,該組委會已在綠源山水、金鷺鴕鳥園、婁河村廟會三個場地安排了社火、走燈等豐富多彩的節目,屆時將向參與走燈節市民免費發放燈籠。
據介紹,在古都鄭州,春節走燈習俗源遠流長。在老鄭州的老城區,街區相連,胡同交錯,每逢春節、元宵節或廟會節慶,市民都會參與走燈活動,祈福新春健康歡樂、幸福平安。此次,在位于二七區馬寨鎮婁河村的走燈節現場將發放600只燈籠,參與走燈的市民將按照古代習俗舉行開燈、比燈、喊燈、跑燈活動,大家將提著燈籠走來走去,演繹走燈之美。在綠源山水和金鷺鴕鳥園,將分別免費發放300只和100只燈籠,和婁河村的走燈活動相呼應,營造濃郁的節日文化氛圍。(記者 成燕)
社區活動豐富多彩
元宵佳節之際,鄭州市各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居民群眾熱熱鬧鬧喜迎元宵佳節。
二七區福華街辦事處新圃西街社區150號院內張燈結彩,人頭攢動。社區黨支部在此舉行“團團圓圓慶元宵 黨民一心福萬家”蛇年鬧元宵活動。活動由志愿者文藝演出、猜燈謎和居民活動三大部分組成。志愿者的文藝演出也是掌聲不絕,猜燈謎處居民踴躍參與,居民活動現場更是熱鬧異常。
在管城區,由鄭州文化藝術網和管城區宣傳部主辦的“‘傳統文化進社區’系列活動——民間藝術剪紙”活動在紫南街道新南社區舉辦。省級非物質遺產傳承人、民間工藝美術家連德林的徒弟李俊強到現場傳授技藝,30余名社區剪紙愛好者拜師學藝,一幅幅富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剪紙作品反映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在鄭東新區商都路街道空管花園社區 “猜燈謎 鬧元宵”活動營造出一派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男女老少踴躍參與,居民充分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記者 欒月琳 通訊員 李穆菡)
來源: 鄭州日報 時間:2013年0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