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遺產日 保護文化遺產需要民眾積極參與
2012/6/12 9:13:2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6月9日,第七個“中國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在鄭州舉行。省文物局局長陳愛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年把主場城市活動放在鄭州,彰顯了河南文化遺產大省的重要地位,也為展示我省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提供了機遇和平臺。
傳承創新華夏歷史文明人人有責
陳愛蘭表示,文化遺產保護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需要廣大民眾積極參與。國家設立“中國文化遺產日”,主要目的也是為了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文物保護意識。我省文物分布點多、線長、面廣,在文物搶救維修、文物安全防范、博物館建設及藏品征集等方面,都非常需要社會力量的支持、參與。近年來,我省在這些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積極引導群眾性文物保護組織建設、大力發展文物保護志愿者。
“老百姓都很珍惜文物,只是有時候不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陳愛蘭表示,國務院在《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中,把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作為重要戰略定位之一,賦予河南新的歷史使命和責任。作為文物管理部門,除了積極探索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徑,充分發揮文物保護的主力軍作用,還要努力拓寬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的渠道和途徑,引導群眾參與文化遺產保護事業。
我省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任重道遠
近年來,我省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洛陽龍門石窟、安陽殷墟和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相繼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建成了安陽殷墟、隋唐洛陽城定鼎門、內黃三楊莊等一批考古遺址公園和大遺址保護展示園區,優質高效完成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建設中的文物搶救保護任務,中國文字博物館建成開館,全省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106座……文物工作在傳承創新華夏歷史文明、保護成果惠及人民群眾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陳愛蘭表示,在未來五年間,省文物局將努力做好傳承和創新兩篇文章,充分發揮文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重點做好世界文化遺產申報管理、推進大遺址保護展示、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推動文物旅游融合發展、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和不斷擴大中原文化影響力等六個方面的工作,努力使河南厚重的歷史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絢麗奪目的光彩,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撐。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時間:2012年06月11日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